偏振复用系统中解复用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偏振复用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 第12-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偏振复用系统模型 | 第17-35页 |
·偏振复用相关理论简介 | 第17-21页 |
·单模光纤偏振特性 | 第17-19页 |
·双折射效应 | 第19-21页 |
·偏振复用系统中的串扰 | 第21-25页 |
·偏振模色散的影响 | 第22-23页 |
·偏振相关损耗的影响 | 第23-25页 |
·偏振复用系统仿真模型 | 第25-34页 |
·信号发送模块 | 第26-28页 |
·光纤参数设置 | 第28-29页 |
·相干接收机模块 | 第29-30页 |
·信号处理模块 | 第30-33页 |
·偏振系统解复用原理 | 第32-33页 |
·Viterbi-Viterbi 算法 | 第33页 |
·解码与误码分析模块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恒模算法实现偏振解复用的研究 | 第35-55页 |
·利用SGD-CMA 算法解复用 | 第35-40页 |
·CMA 简介 | 第35页 |
·SGD-CMA 算法原理 | 第35-37页 |
·偏振复用系统中的SGD-CMA 算法 | 第37-39页 |
·SGD-CMA 的解复用效果 | 第39-40页 |
·利用RLS-CMA 算法解复用 | 第40-47页 |
·RLS-CMA 算法原理 | 第40-44页 |
·基于偏振系统改进的RLS-CMA 算法 | 第44-45页 |
·改进的RLS-CMA 算法的解复用效果 | 第45-47页 |
·利用QR-RLS-CMA 算法解复用 | 第47-51页 |
·QR-RLS-CMA 算法原理 | 第47-49页 |
·偏振系统中QR-RLS-CMA 算法主要步骤 | 第49页 |
·QR-RLS-CMA 算法的解复用效果 | 第49-51页 |
·恒模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ICA 实现偏振解复用的研究 | 第55-75页 |
·ICA 简介 | 第55-56页 |
·复数ICA 的定义 | 第56-61页 |
·复数ICA 的预备知识 | 第56-59页 |
·复数ICA 模型 | 第59-60页 |
·复数ICA 的约束条件 | 第60页 |
·复数ICA 的不确定性 | 第60-61页 |
·复数的最大化非高斯性 | 第61-64页 |
·复数的非高斯性与互信息 | 第62-63页 |
·复数的非高斯性与极大似然法 | 第63-64页 |
·复数ICA 在PM 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64-65页 |
·基于负熵最大化的不动点复数ICA 算法 | 第65-69页 |
·非线性函数的选择 | 第66-67页 |
·T-CMN 算法主要步骤 | 第67-69页 |
·T-CMN 算法的解复用效果 | 第69-73页 |
·本章小节 | 第73-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9页 |
·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