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内江市市中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效果与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乡村旅游的界定第13-14页
        1.2.2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第14-15页
        1.2.3 乡村休闲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第15-16页
        1.2.4 乡村旅游产品与参与研究第16-17页
        1.2.5 乡村旅游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第17页
        1.2.6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1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3.3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4 技术路线第19页
        1.3.5 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1-23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乡村旅游第21页
        2.1.2 休闲农业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3页
        2.2.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第22页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22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3 内江市市中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分析第23-30页
    3.1 综合区位条件第23页
        3.1.1 地理区位第23页
        3.1.2 交通区位第23页
        3.1.3 旅游区位第23页
    3.2 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种类第23-27页
        3.2.1 自然与生态旅游资源第24-25页
        3.2.2 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第25-26页
        3.2.3 历史文化与宗教资源第26-27页
    3.3 市场与消费水平第27-28页
        3.3.1 周边外部区域市场第27-28页
        3.3.2 市中区自身市场第28页
    3.4 发展阶段第28-30页
        3.4.1 第一阶段:自发成长(1990-2008)第28页
        3.4.2 第二阶段:快速增长(2009-2016)第28-29页
        3.4.3 第三阶段:转型升级(2017 至今)第29-30页
4 内江市市中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举措与成效第30-40页
    4.1 发展举措第30-32页
        4.1.1 明确发展战略第30页
        4.1.2 改善基础设施第30页
        4.1.3 依托重点项目第30-31页
        4.1.4 推动6+融合发展模式第31-32页
    4.2 发展成效第32-37页
        4.2.1 乡村旅游业规模不断增加第32-33页
        4.2.2 乡村旅游业对比各区县差异较大第33-35页
        4.2.3 乡村旅游业改善民生效果显著第35页
        4.2.4 乡村旅游业的类型多样第35-37页
        4.2.5 乡村旅游业从休闲观光向深度体验延伸第37页
    4.3 典型案例分析:川南大草原第37-40页
        4.3.1 基本情况第37页
        4.3.2 模式创新第37-39页
        4.3.3 建设效果第39-40页
5 内江市市中区乡村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评价第40-46页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0-41页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41-44页
        5.2.1 方法选择第41-43页
        5.2.2 数据来源第43-44页
    5.3 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第44-45页
        5.3.1 乡村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测度第44页
        5.3.2 乡村旅游竞争力关联度分析第44-45页
    5.4 市中区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结论第45-46页
6 内江市市中区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50页
    6.1 市场发育不成熟,产业总体规模小、优质项目较少第46页
    6.2 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政策匹配不精准、项目融资难第46-47页
    6.3 利益机制不完善,缺乏共享经济思维、农民参与性不足第47页
    6.4 项目规划不合理,主题定位不鲜明、同质性问题严重第47-48页
    6.5 缺乏统一区域性乡村旅游公共品牌、专业人才匮乏第48-49页
    6.6 缺乏四季型、全天候乡村旅游产品,淡旺季特征明显第49-50页
7 内江市市中区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0-53页
    7.1 做好科学规划,统筹保护开发第50页
    7.2 做好要素保障,化解用地难题第50页
    7.3 错位互补发展,做大集群效应第50-51页
    7.4 注重品质提升,推动产业升级第51页
    7.5 构建农户参与,实现利益共享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句末“タ”的语气研究
下一篇:《柳林风声》的语言特色及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