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理论的长春城市休闲广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国内外关于场所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关于场所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场所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技术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场所理论相关概念综述 | 第16-24页 |
·场所理论的根源——建筑现象学概述 | 第16-19页 |
·现象学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 第16-17页 |
·建筑现象学的产生 | 第17-19页 |
·场所理论的涵义与特征 | 第19-24页 |
·场所的涵义 | 第19页 |
·场所的特征 | 第19-21页 |
·场所与空间 | 第21页 |
·场所精神 | 第21-22页 |
·场所——文脉分析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长春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 第24-43页 |
·城市广场的概念与特点 | 第24-26页 |
·城市广场的概念 | 第24页 |
·城市广场的特点 | 第24-25页 |
·城市广场的分类 | 第25-26页 |
·城市广场的历史演进 | 第26-33页 |
·欧洲城市广场的起源和发展 | 第26-30页 |
·中国城市广场的历史演进 | 第30-32页 |
·对比中外城市广场 | 第32-33页 |
·长春城市广场的历史演进 | 第33-43页 |
·伪满洲国统治时期 | 第35-39页 |
·新中国解放时期 | 第39-40页 |
·改革开放时期 | 第40-43页 |
第4章 基于场所理论解析长春城市休闲广场 | 第43-88页 |
·长春城市广场的分布与类型 | 第43-64页 |
·长春城市广场概况 | 第43-44页 |
·长春城市广场的性质与类型 | 第44-62页 |
·长春城市休闲广场的分布 | 第62-64页 |
·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休闲广场设计的必要性 | 第64-66页 |
·城市的记忆片段—城市广场 | 第64-65页 |
·场所精神与城市广场 | 第65-66页 |
·基于场所理论解析长春文化广场 | 第66-88页 |
·长春文化广场结构解析 | 第66-68页 |
·基于场所理论的物质化层面环境分析 | 第68-75页 |
·基于场所理论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75-79页 |
·基于场所理论的环境行为分析 | 第79-83页 |
·长春文化广场的场所感塑造 | 第83-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编著作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