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激光非接触测量的热模态试验技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注释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及论文结构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热模态试验相关理论第19-33页
   ·振动信号的处理理论第19-21页
     ·采样第19页
     ·离散傅里叶变换第19-20页
     ·泄露第20页
     ·窗函数第20-21页
   ·振动基本理论第21-24页
     ·基础激励下的位移传递率第22-23页
     ·基础激励下的速度与加速度传递率第23-24页
   ·热辐射基本理论第24-26页
     ·热辐射原理第25页
     ·热辐射与可见光第25-26页
   ·激光测振原理第26-31页
     ·激光干涉基础第26-27页
     ·激光多普勒效应第27-30页
     ·激光测振干涉仪原理第30-31页
   ·光学原理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实验方案设计第33-44页
   ·实验目的第33页
   ·实验方案第33-42页
     ·热环境的营造第33-35页
     ·激励信号的施加第35-36页
     ·响应信号的测取第36-37页
     ·试验件与夹具第37-38页
     ·热防护第38-40页
     ·仪器的型号及实验流程第40-42页
     ·实验仪器型号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热模态试验第44-52页
   ·发射率的校准与温度的监测第44-45页
   ·实验方案可行性验证第45-47页
   ·单自由度系统的热环境下固有频率识别第47-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测量噪声来源分析第52-60页
   ·试验件的表面效应第52-53页
   ·不同光源带来的干扰第53-56页
     ·激光测振仪反射信号的干扰第53-56页
     ·炉内高温环境带来的污染第56页
   ·热空气介质的影响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60-62页
   ·全文总结第60-61页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台阶流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光纤新型结构SPR传感器开发及检测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