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论文

黄渤海典型水域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综述第14-28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生态系统模型及研究进展第16-22页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第17-18页
     ·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的生态系统模型第18-20页
     ·集成的箱式结构模型第20-21页
     ·生态系统模型中模拟捕捞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变量第21-22页
   ·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研究第22-23页
   ·Ecopath with Ecosim(EwE)第23-26页
     ·Ecopath第24-25页
     ·Ecosim第25-26页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二章 黄海南部海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第28-53页
   ·黄海生态系统特征第28-32页
     ·海洋环境特征第28-29页
     ·渔业资源概况第29-32页
   ·黄海南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营养相互作用分析第32-53页
     ·材料与方法第32-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讨论第50-53页
第三章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的比较分析第53-67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7页
     ·数据来源第53-54页
     ·功能群的选取第54-55页
     ·模型的调试与敏感性分析第55页
     ·生态系统网络分析指数第55-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死亡率和生态营养效率第60-61页
     ·生物量、捕捞量和系统总流量在各整合营养级间的分布第61-62页
     ·营养级间的能量转换效率第62-63页
     ·总体特征与网络分析指数第63-65页
   ·讨论第65-67页
第四章 渤海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分析及捕捞对其影响的研究第67-82页
   ·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研究第67-74页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4页
     ·讨论第74页
   ·捕捞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第74-82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81页
     ·讨论第81-82页
第五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莱州湾生态系统中国对虾增殖生态容量研究第82-97页
   ·材料与方法第83-87页
     ·研究地点第83-84页
     ·研究方法第84-87页
   ·结果与分析第87-94页
     ·模型参数质量第87-88页
     ·功能群间的营养关系与关键种分析第88-91页
     ·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第91-92页
     ·中国对虾的增殖容量第92-94页
   ·讨论第94-97页
第六章 总结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个人简历第118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的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