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自燃火源的探测原理及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灭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五盘区上部小煤窑火区的概况 | 第19-29页 |
·新柳矿井概况 | 第19-25页 |
·新柳矿井地理位置简述 | 第19-20页 |
·新柳矿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 第20-22页 |
·新柳矿煤层赋存情况 | 第22-24页 |
·井田开拓方式及通风方式 | 第24-25页 |
·新柳矿上部小煤窑火区概况 | 第25-27页 |
·废弃小煤窑自燃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小煤窑火区地理位置的确定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漏风通道及火区范围的探测 | 第29-43页 |
·小煤窑与五盘区的漏风通道监测 | 第29-32页 |
·示踪气体检测漏风通道规律 | 第29-30页 |
·五盘区瞬时释放SF_6测定漏风通道 | 第30-32页 |
·小煤窑火区范围的测定 | 第32-40页 |
·红外成像仪的应用 | 第32-38页 |
·火区地面钻探布置 | 第38页 |
·火区热传导反演算 | 第38-40页 |
·火区范围分析结果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4 五盘区探火巷道布置及钻孔设计 | 第43-55页 |
·五盘区水文地质概况 | 第43页 |
·五盘区探火巷道布置的设计 | 第43-46页 |
·五盘区探火巷道的布置 | 第43-45页 |
·探火巷道的断面形状设计 | 第45页 |
·探火巷道的防灭火功能 | 第45-46页 |
·巷道中钻孔的设计 | 第46-48页 |
·新柳防灭火材料选择 | 第48-53页 |
·高含水防灭火设计 | 第48-51页 |
·注氮防灭火设计 | 第51-53页 |
·灭火的过程及结果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探火期间生产区域安全性 | 第55-63页 |
·探火期间水灾的防治 | 第55-57页 |
·探火掘进期间防治上部火区烟气侵入工作区域安全措施 | 第57-59页 |
·探火期间预防火灾的措施 | 第57-59页 |
·防治上部烟气侵入工作面的措施 | 第59页 |
·探火期间生产区域冒顶、瓦斯及煤尘防治 | 第59-62页 |
·掘进工作面预防冒顶措施 | 第59-61页 |
·探火巷掘进期间瓦斯的防治 | 第61页 |
·掘进探火巷道期间煤尘防治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