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2.1 VDC-VC共聚树脂薄膜成型加工工艺 | 第11页 |
| 2.2 VDC-VC共聚树脂的加工性能 | 第11-16页 |
| 2.2.1 VDC-VC共聚树脂的热稳定性 | 第12-13页 |
| 2.2.2 VDC-VC共聚树脂的流变性 | 第13-14页 |
| 2.2.3 VDC-VC共聚物的结晶性能 | 第14-16页 |
| 2.3 VDC-VC悬浮共聚树脂的合成 | 第16-23页 |
| 2.3.1 VDC-VC悬浮共聚动力学 | 第16页 |
| 2.3.2 VDC-VC悬浮共聚物组成和竞聚率 | 第16-18页 |
| 2.3.3 分子量及分布和特性粘度 | 第18-19页 |
| 2.3.4 VDC/VC悬浮共聚合工艺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实验 | 第23-27页 |
| 3.1 原料、试剂和设备 | 第23页 |
| 3.2 聚合 | 第23-24页 |
| 3.3 表征 | 第24-27页 |
| 第四章 国内外样品的剖析 | 第27-34页 |
| 4.1 分子量及分布 | 第27页 |
| 4.2 共聚物组成 | 第27-28页 |
| 4.3 树脂的粒径及颗粒形态 | 第28-29页 |
| 4.4 结晶度 | 第29-30页 |
| 4.5 流变性 | 第30-31页 |
| 4.6 吴羽样品中的助剂 | 第31-33页 |
| 4.6.1 成分确定 | 第31-32页 |
| 4.6.2 树脂助剂的加入的量 | 第32-33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VDC/VC共聚合工艺的研究 | 第34-44页 |
| 5.1 转化率 | 第34-36页 |
| 5.1.1 聚合温度对最终转化率的影响 | 第34页 |
| 5.1.2 单体投料比对最终转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5.1.3 加工助剂对最终转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5.2 共聚组成 | 第36-37页 |
| 5.2.1 聚合温度对共聚组成的影响 | 第36页 |
| 5.2.2 转化率对共聚组成的影响 | 第36页 |
| 5.2.3 单体投料比对共聚组成的影响 | 第36-37页 |
| 5.3 分子量及分布和特性粘度 | 第37-40页 |
| 5.3.1 聚合温度对分子量及分布和特性粘度的影响 | 第37页 |
| 5.3.2 单体投料比对分子量及分布和特性粘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5.3.3 助剂对分子量及分布和特性粘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 5.3.4 提高分子量的措施 | 第39-40页 |
| 5.4 树脂的颗粒形态和粒径及粒径分布 | 第40-43页 |
| 5.4.1 搅拌转速对粒径及分布和颗粒形态的影响 | 第40-41页 |
| 5.4.2 复合分散剂比例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第41-42页 |
| 5.4.3 水油比对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2页 |
| 5.4.4 聚合前加入助剂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第42-4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六章 VDC-VC共聚物的结晶与熔融性能 | 第44-52页 |
| 6.1 共聚物组成对树脂的结晶度及熔融性能的影响 | 第44-48页 |
| 6.1.1 共聚物组成对结晶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 6.1.2 共聚组成对树脂熔融峰温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 6.2 聚合温度对树脂结晶及熔融的影响 | 第48-49页 |
| 6.3 ESO对树脂熔融峰温度及结晶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七章 VDC-VC共聚树脂的加工性能 | 第52-58页 |
| 7.1 VDC-VC共聚树脂流变性 | 第52-56页 |
| 7.1.1 共聚组成对流变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7.1.2 聚合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 7.1.3 分子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 7.1.4 助剂用量对流变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 7.2 热稳定性 | 第56-57页 |
| 7.2.1 共聚组成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页 |
| 7.2.2 ESO用量对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7.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