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省际边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s第8-9页
1 引言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述第16-29页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定义第16-17页
     ·食品安全第16页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第16-17页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要素第17-22页
     ·依据要素第17-19页
     ·主体要素第19-20页
     ·对象要素第20页
     ·方式要素第20-22页
   ·当前我国食品监管体系特点第22-25页
     ·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第22-23页
     ·采取了各部门分段监管的行政模式第23-24页
     ·对不同产品实现差异化管理第24-25页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第25-26页
     ·全过程监管没很好实现第26页
     ·无缝对接有死角第26-27页
     ·监管能力有待提高第27-29页
3 省际边界地区食品监管第29-44页
   ·省际边界地区的特点第29-32页
     ·区位特殊第29-31页
     ·独特性与一致性并存第31页
     ·省界互动频繁第31-32页
   ·省际边界地区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第32-37页
     ·食品监管依据第32-33页
     ·食品产业基础第33页
     ·食品安全环境第33-34页
     ·食品产业转移第34-36页
     ·食品特色产业第36-37页
   ·省际边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问题第37-40页
     ·统一性问题第37页
     ·产业转移的负面影响第37-38页
     ·监管能力问题第38-40页
   ·解决思路第40-44页
     ·加强立法研究和执法一致性探讨第40-41页
     ·合理规划当地食品产业发展第41页
     ·严格准入和健全退出机制第41-42页
     ·增强监管能力建设第42-44页
4 省际边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第44-49页
   ·构建原则第44-46页
     ·不能脱离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这个大环境第44页
     ·因地制宜开展食品监管第44-45页
     ·强调沟通配合特别是省际协调作用第45-46页
   ·做法第46-49页
     ·建立相关地区食品监管政府协调机制第46页
     ·分层次开展省际边界食品监管体系建设第46-47页
       ·具体监管部门监管交流层次第46-47页
       ·地方政府食品监管协调层次第47页
       ·边界地区各县市食品监管联动层次第47页
     ·简政放权特事特办第47-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房价收入比的福州市住房市场研究
下一篇:泉州地区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