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营养学论文--营养生物化学论文

食品组分对铁的化学状态和其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背景与设计第14-23页
   ·铁的营养现状、膳食来源及生物利用率第14-15页
   ·影响铁吸收及生物利用率的因素第15-21页
     ·铁的化学形态第15-16页
     ·人体的生理因素第16-18页
     ·转运吸收机制第18-19页
     ·膳食因子第19-21页
   ·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铁价态分析第21页
     ·邻二氮菲显色法第21页
     ·2’,2’,2-三联吡啶法第21页
     ·8-经基喹啉法第21页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基于邻二氮菲的铁价态分析方法的改良第23-36页
   ·前言第23-24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27页
     ·实验材料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数据分析第2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吸收波长的确定第27-28页
     ·改进内容第28-36页
第三章 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探讨氧气对铁价态分析的影响第36-43页
   ·前言第36-38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8-40页
     ·实验材料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数据分析第39-4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评价空气中的游离氧对Fe(Ⅱ)溶液的氧化作用第40-41页
     ·不同除氧方式对水中铁价态测定的影响第41-43页
第四章 体外模拟生理条件下探讨膳食因子对铁存在形态的影响第43-59页
   ·前言第43-44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4-49页
     ·实验材料第44-46页
     ·实验方法第46-49页
     ·数据分析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9页
     ·预实验定性结果第49-50页
     ·还原因子第50-53页
     ·络合因子第53-59页
第五章 食品组分对铁的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第59-74页
   ·前言第59-60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0-66页
     ·实验材料第60-62页
     ·实验方法第62-65页
     ·数据分析第65-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4页
     ·抗坏血酸第66-68页
     ·其他有机酸第68-70页
     ·氨基酸第70-74页
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92页
致谢第92-93页
个人简历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与安徽省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下一篇:诺如病毒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两种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