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自主创新的起源和内涵 | 第19-21页 |
·创新理论的提出 | 第19页 |
·自主创新内涵 | 第19-21页 |
·自主创新特点 | 第21-22页 |
·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第22-24页 |
3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 第24-37页 |
·航天产业的内涵 | 第24-25页 |
·航天自主创新的基础 | 第25-27页 |
·航天自主创新的模式 | 第27-29页 |
·航天自主创新的意义 | 第27-28页 |
·航天自主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航天自主创新的发展目标 | 第29页 |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体系 | 第29-37页 |
·航天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构成要素 | 第29-32页 |
·航天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路径演化机制 | 第32-37页 |
4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37-47页 |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2页 |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7-38页 |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39页 |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各指标的涵义及测度 | 第39-42页 |
·航天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第42-4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42页 |
·隶属度的确定 | 第42-45页 |
·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45页 |
·创新能力评价结果类型 | 第45-47页 |
5 航天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测评研究 | 第47-56页 |
6 航天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 第56-62页 |
·建立自主创新管理机制 | 第56-58页 |
·加大创新研发资源投入 | 第58页 |
·加强创新人才的吸收培养并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 第58-59页 |
·提升自主品牌渗透力 | 第59-60页 |
·深化创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效益 | 第60-61页 |
·不断加强和完善科技知识产权保障工作 | 第61-6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