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16-25页 |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16-17页 |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 第17-19页 |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第19-20页 |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20-25页 |
·以人为本是改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必然要求 | 第20-22页 |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客观需要 | 第22-23页 |
·以人为本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3-25页 |
3 构建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模式 | 第25-31页 |
·构建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需求五层次理论 | 第25页 |
·人的主体性 | 第25-26页 |
·人的价值 | 第26页 |
·人的全面发展 | 第26-27页 |
·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 | 第27-31页 |
·以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 第27页 |
·以实现和提升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 | 第27-28页 |
·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导向 | 第28页 |
·教师的主导性是保证思政教育工作正确发展的基础 | 第28-29页 |
·以教育过程中形成师生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为基本模式 | 第29-31页 |
4 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路径 | 第31-41页 |
·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 | 第31-33页 |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1-32页 |
·培养大学生独立、和谐人格 | 第32-33页 |
·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 第33页 |
·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3-36页 |
·理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 第33-34页 |
·爱国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 第34-35页 |
·精神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第35-36页 |
·灵活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36-39页 |
·灌输与引导相结合 | 第36-37页 |
·言传与身教相统一 | 第37-38页 |
·用情与说理相统一 | 第38-39页 |
·积极拓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第39-41页 |
·加强实践环节,创新实践模式 | 第39页 |
·形成“大思政”教育模式 | 第39-40页 |
·充分利用和占领网络阵地,扩大交流渠道和空间 | 第40-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