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论文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总体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我国民间借贷的特殊性及发展情况 | 第16-23页 |
·民间借贷相关简介 | 第16-18页 |
·民间借贷的概念 | 第16-17页 |
·民间借贷的特点 | 第17-18页 |
·我国民间借贷的特殊性 | 第18-20页 |
·民间借贷在我国盛行的成因 | 第18-19页 |
·民间借贷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19-20页 |
·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 | 第20-23页 |
·我国民间借贷的历史由来 | 第20-21页 |
·我国民间借贷现阶段规模 | 第21-22页 |
·我国民间借贷未来趋势 | 第22-23页 |
3 我国民间借贷及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3-32页 |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其问题 | 第23-27页 |
·缺乏政府支持而处于盲目发展 | 第23-24页 |
·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存在缺陷 | 第24-25页 |
·民间借贷双方质量参差不齐 | 第25-26页 |
·资金流向不理想导致产业泡沫 | 第26-27页 |
·地方政府对民间借贷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政府常常态度不清“开倒车” | 第27-28页 |
·缺少地方性专职民间借贷监管部门 | 第28-29页 |
·政府监管过程中缺少相关法律支持 | 第29-30页 |
·民间借贷监管形式简单且层次单一 | 第30页 |
·政府监管人员相关素质有待提高 | 第30-32页 |
4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借贷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 第32-38页 |
·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借贷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比较 | 第32-34页 |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借贷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美国民间借贷政府监管经验 | 第34页 |
·欧洲民间借贷政府监管经验 | 第34-35页 |
·日本民间借贷政府监管经验 | 第35-36页 |
·香港民间借贷政府监管经验 | 第36页 |
·从国外发达地区民间借贷政府监管中得到的启示 | 第36-38页 |
5 我国民间借贷政府监管体系建立与监管模式探索 | 第38-47页 |
·我国民间借贷政府监管法律体系的确立 | 第38-40页 |
·明确民间借贷在我国的合法地位 | 第38-39页 |
·健全民间借贷监管各项法律条款 | 第39-40页 |
·我国民间借贷政府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0-42页 |
·建立民间借贷行业门槛制度 | 第40-41页 |
·建立民间借贷监管人员考核制度 | 第41-42页 |
·我国政府民间借贷监管职能的确立及相关服务机构的设立 | 第42-45页 |
·我国民间借贷政府监管职能的确立 | 第42-43页 |
·确立民间借贷资金流向监控职能 | 第43-44页 |
·成立民间借贷交易管理中心 | 第44-45页 |
·我国政府民间资本借贷监管模式的探索 | 第45-47页 |
·合规监管与风险控制结合的混合监管模式 | 第45-46页 |
·主动监管与民间借贷行业自律性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