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绪论 | 第8-16页 |
(一)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实践进程 | 第16-23页 |
(一)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提出背景 | 第16-17页 |
(二) 辽宁生态省建设现状 | 第17-20页 |
(三)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三、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伦理依据 | 第23-31页 |
(一)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二)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理论核心 | 第25-27页 |
(三) 对自然价值的尊重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前提条件 | 第27-28页 |
(四) 环境正义原则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 第28-29页 |
(五)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最终目标 | 第29-31页 |
四、 辽宁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 | 第31-40页 |
(一)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矛盾 | 第31-33页 |
(二) 价值观偏差导致了错误的政绩观和消费观 | 第33-35页 |
(三) 伦理意识薄弱导致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的滞后 | 第35-37页 |
(四) 经济和科技落后导致两者的发展与自然的平衡产生矛盾 | 第37-38页 |
(五) 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规范性的缺失 | 第38-40页 |
五、 辽宁生态省建设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0-51页 |
(一) 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起正确的主导作用 | 第40-41页 |
(二) 提高认识,建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 | 第41-43页 |
(三) 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建立群众基础 | 第43-46页 |
(四) 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 | 第46-48页 |
(五) 完善生态机制,加强实施力度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