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 ·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大坝破坏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混凝土损伤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堆石坝研究的进展 | 第19-20页 |
| ·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 2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分析 | 第21-41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 ·导热方程 | 第21-22页 |
| ·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 ·热应力计算方程 | 第23-24页 |
| ·冻融循环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 | 第24-40页 |
| ·工程概况 | 第24-26页 |
| ·冻融循环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26-32页 |
| ·冻融循环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场仿真分析 | 第32-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3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热损伤分析 | 第41-70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混凝土温度损伤模型 | 第41-46页 |
| ·模型的假设 | 第41-44页 |
| ·混凝土的温度损伤表达式 | 第44-46页 |
|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和运行期全过程的温度损伤分析 | 第46-68页 |
| ·工程概况 | 第46-48页 |
| ·混凝土重力坝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48-53页 |
| ·混凝土重力坝浇筑过程中的热应力场仿真分析 | 第53-56页 |
| ·混凝土重力坝浇筑过程中的热损伤分析 | 第56-68页 |
| ·小结 | 第68-70页 |
| 4 混凝土大坝温度裂缝的应力分析及开裂模拟 | 第70-100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描述单元材料的统计分布函数 | 第71-74页 |
| ·数值模型温度场的求解方法 | 第74-76页 |
|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76-83页 |
| ·屈服条件 | 第76-82页 |
| ·流动法则 | 第82页 |
| ·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82-83页 |
| ·混凝土大坝渗流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 第83-87页 |
| ·渗流场计算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83-86页 |
| ·渗流场求解的有限元方法 | 第86-87页 |
| ·混凝土大坝温度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 | 第87-88页 |
| ·混凝土大坝渗流场分析 | 第88-92页 |
| ·工程概况 | 第88-89页 |
| ·混凝土重力坝渗流场的数值计算 | 第89-92页 |
|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数值计算 | 第92-99页 |
| ·细观结构下混凝土塑性区的分布 | 第92-95页 |
| ·I型裂缝混凝土块的应力计算 | 第95-97页 |
| ·有裂缝的混凝土块温度作用下的开裂模拟 | 第97-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5 考虑温度作用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变形和应力分析 | 第100-124页 |
| ·堆石坝施工沉降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0-105页 |
|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100-101页 |
| ·邓肯-张本构模型 | 第101-104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堆石料本构模型的参数反演 | 第104-105页 |
| ·程概况 | 第105-106页 |
| ·堆石坝计算模型 | 第106-108页 |
| ·堆石坝施工沉降变形模拟分析 | 第108-114页 |
| ·分层层数对堆石坝沉降量影响的分析 | 第108-112页 |
| ·堆石坝竣工期应力分布计算 | 第112-114页 |
|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面板变形和应力分析 | 第114-123页 |
| ·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114-116页 |
|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面板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 第116-123页 |
| ·小结 | 第123-12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第138-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