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地质构造背景 | 第13-17页 |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特色与论文创新点 | 第20-22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2章 Rayleigh面波各向异性 | 第24-35页 |
| ·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群速度、相速度及二者关系 | 第25-27页 |
| ·相速度各向异性公式 | 第27-31页 |
| ·Rayleigh波群速度各向异性 | 第31-32页 |
| ·地震射线的Rayleigh波群速度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Rayleigh波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提取 | 第35-62页 |
| ·基础知识 | 第35-38页 |
| ·波形数据 | 第38-41页 |
| ·地震观测设备 | 第41-46页 |
| ·Rayleigh面波频散曲线提取 | 第46-50页 |
| ·影响频散曲线形状的因素 | 第50-54页 |
| ·提取频散曲线实例 | 第54-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4章 秦岭及周边Rayleigh波群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反演 | 第62-73页 |
| ·工作流程 | 第62-63页 |
| ·反演方法 | 第63-64页 |
| ·检测板测试 | 第64-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第73-83页 |
| ·秦岭地区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 第73-80页 |
| ·综合解释分析 | 第80-83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 个人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