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地质背景 | 第16-26页 |
| ·新元古代时期大地构造演化 | 第16页 |
| ·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 | 第16-18页 |
| ·区域地层 | 第18-19页 |
| ·研究矿区介绍 | 第19-26页 |
| 第3章 样品测试方法 | 第26-33页 |
| ·Fe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 ·S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 ·碳同位素分析 | 第30-31页 |
| ·元素测试分析 | 第31-32页 |
| ·矿物学分析 | 第32-33页 |
| 第4章 南华系含锰建造基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含锰建造中锰的沉淀形式 | 第33-70页 |
| ·含锰建造的基本地质特征 | 第34-35页 |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35-63页 |
| ·C同位素组成 | 第63-64页 |
| ·南华系含锰建造锰的沉淀形式 | 第64-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第5章 含锰建造的Fe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0-85页 |
| ·Fe同位素分析 | 第70-73页 |
| ·Fe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73-75页 |
| ·黄铁矿Fe同位素的古海洋学意义 | 第75-79页 |
| ·Fe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状态制约 | 第79-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6章 含锰建造的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5-102页 |
| ·前寒武纪硫同位素记录和南华纪硫同位素研究现状 | 第85-88页 |
| ·S同位素分析 | 第88-89页 |
| ·S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89-93页 |
| ·S同位素分馏基本理论 | 第93-97页 |
| ·黄铁矿异常高δ~(34)S值的成因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 第97-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2页 |
| 第7章 南华纪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与锰的成矿 | 第102-108页 |
| ·南华纪海水性质 | 第102-104页 |
| ·南华纪(成冰纪)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与锰的成矿作用 | 第104-108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108-11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8-109页 |
| ·论文存在的问题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