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及悬臂施工法 | 第12-13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 第12页 |
| ·悬臂浇筑施工法 | 第12-13页 |
| ·桥梁的施工控制 | 第13-14页 |
| ·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 第14页 |
| ·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 第14-15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 第18-28页 |
| ·桥梁施工控制内容 | 第18-20页 |
| ·结构线形控制 | 第18页 |
| ·结构应力控制 | 第18-19页 |
| ·结构稳定性控制 | 第19页 |
| ·结构安全控制 | 第19-20页 |
| ·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20-22页 |
| ·预测控制法 | 第20页 |
| ·事后控制法 | 第20-21页 |
| ·自适应控制法 | 第21-22页 |
| ·施工控制结构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前进分析法 | 第22页 |
| ·倒退分析法 | 第22-23页 |
|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 ·结构参数 | 第23页 |
| ·结构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 ·材料的收缩徐变 | 第24页 |
| ·施工工艺 | 第24页 |
| ·施工监测 | 第24页 |
| ·温度变化 | 第24-25页 |
| ·施工管理 | 第25页 |
| ·立模标高及施工误差的调整措施 | 第25-27页 |
| ·立模标高 | 第25-26页 |
| ·调整原则 | 第26页 |
| ·调整措施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主桥施工阶段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28-54页 |
| ·工程概述 | 第28-30页 |
| ·桥梁概况 | 第28页 |
| ·施工概况 | 第28-29页 |
| ·监控概况 | 第29-30页 |
| ·监控计算 | 第30-39页 |
| ·计算软件 | 第30-31页 |
| ·桥梁技术标准 | 第31-32页 |
| ·桥梁计算参数 | 第32页 |
| ·预应力钢束的特征值 | 第32-35页 |
| ·计算荷载 | 第35-36页 |
| ·结构离散 | 第36-38页 |
| ·计算阶段划分 | 第38-39页 |
| ·计算结果 | 第39-52页 |
| ·基本约定 | 第39-40页 |
| ·施工阶段内力结果 | 第40-42页 |
| ·施工阶段位移结果 | 第42-50页 |
| ·立模标高的确定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桥梁的施工控制 | 第54-72页 |
| ·临时结构变形 | 第54-55页 |
| ·应力监测 | 第55-57页 |
| ·应力监测方法 | 第55页 |
| ·应力测点布设 | 第55-56页 |
| ·应力监测工况 | 第56页 |
| ·应力数据整理 | 第56-57页 |
| ·变形监测 | 第57-59页 |
| ·变形监测方法 | 第57页 |
| ·变形测点布设 | 第57-58页 |
| ·变形监测工况 | 第58-59页 |
| ·变形数据整理 | 第59页 |
| ·监控结果 | 第59-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