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芳香羟胺化合物 | 第11-16页 |
·芳香羟胺的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芳香羟胺的合成方法 | 第12-16页 |
·金属还原法 | 第13页 |
·催化加氢法 | 第13-14页 |
·催化氢转移法 | 第14-15页 |
·电化学还原法 | 第15页 |
·生物还原法 | 第15-16页 |
·其它还原方法 | 第16页 |
·硝基还原酶 | 第16-30页 |
·硝基还原酶简介 | 第16-17页 |
·硝基还原酶的催化机理 | 第17-18页 |
·硝基还原酶的分类 | 第18-19页 |
·Type I硝基还原酶的分布 | 第19-22页 |
·硝基还原酶的生理功能 | 第22-23页 |
·硝基还原酶的应用 | 第23-30页 |
·硝基还原酶在环境降解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硝基还原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硝基还原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硝基还原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硝基还原酶的基因挖掘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2页 |
·实验所用到的培养基 | 第32页 |
·实验使用的菌株 | 第32页 |
·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酶活力检测 | 第33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3页 |
·产物检测方法 | 第33页 |
·基因克隆表达 | 第33-36页 |
·基因组DNA和质粒的抽提 | 第33-34页 |
·基因扩增 | 第34-35页 |
·酶切与连接 | 第35-36页 |
·转化 | 第36页 |
·硝基还原酶重组蛋白表达 | 第36页 |
·硝基还原酶催化的对硝基苯甲腈还原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硝基还原酶的基因筛选 | 第36-37页 |
·硝基还原酶的克隆和表达 | 第37-39页 |
·硝基还原酶的功能筛选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硝基还原酶BaNTR1酶学性能表征 | 第41-51页 |
·引言 | 第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的表达优化 | 第41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的纯化 | 第41-42页 |
·酶活力与蛋白含量测定 | 第42页 |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2页 |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2页 |
·酶热稳定性的考察 | 第42页 |
·金属离子或EDTA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2页 |
·硝基还原酶底物特异性的研究 | 第42页 |
·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的表达优化 | 第43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的纯化 | 第43-44页 |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5页 |
·酶热稳定性的考察 | 第45-46页 |
·金属离子或EDTA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硝基还原酶底物特异性的研究 | 第47-48页 |
·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硝基还原酶在芳香硝基化合物可控还原中的研究 | 第51-69页 |
·引言 | 第5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冻干酶粉的制备 | 第51-52页 |
·各种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酶促还原 | 第52页 |
·产物分析及纯化鉴定 | 第52-53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和葡萄糖脱氢酶BmGDH的共表达 | 第53-55页 |
·共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3-54页 |
·共表达重组菌的表达优化 | 第54页 |
·温度对共表达细胞酶活的影响 | 第54页 |
·诱导剂IPTG浓度对共表达细胞酶活的影响 | 第54页 |
·诱导时间对共表达细胞酶活的影响 | 第54页 |
·共表达细胞的发酵制备 | 第54-55页 |
·共表达整细胞催化还原反应的优化 | 第55页 |
·共表达整细胞催化反应的放大 | 第55页 |
·两相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55页 |
·有机溶剂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页 |
·底物和产物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考察 | 第55页 |
·两相体系中共表达细胞催化的还原反应优化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7页 |
·芳香硝基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条件优化 | 第56-58页 |
·BaNTR1催化的芳香羟胺合成 | 第58-59页 |
·硝基还原酶BaNTR1和葡萄糖脱氢酶BmGDH的共表达 | 第59-61页 |
·共表达重组菌的表达优化 | 第61-64页 |
·温度对共表达细胞酶活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诱导剂IPTG浓度对共表达细胞酶活力的影响 | 第62-63页 |
·诱导时间对共表达细胞酶活力的影响 | 第63-64页 |
·共表达细胞在5-L发酵罐中的培养 | 第64页 |
·共表达整细胞催化还原反应的优化与放大 | 第64-65页 |
·共表达整细胞在两相反应体系中的还原 | 第65-67页 |
·有机溶剂对BaNTR1和BmGDH酶活力的影响 | 第66页 |
·底物和产物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 第66-67页 |
·甲苯/水两相体系中共表达细胞催化的对硝基苯甲腈还原反应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