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社互动的社会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6-23页 |
·社会管理的内涵 | 第16-18页 |
·社会管理的基本含义 | 第16-17页 |
·社会管理的主体分析 | 第17-18页 |
·社会管理模式 | 第18页 |
·公民社会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公民社会的涵义 | 第19页 |
·公民社会在社会管理中的意义 | 第19-20页 |
·政社互动的基本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社会互动理论 | 第20-21页 |
·协商民主理论 | 第21页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社会管理现状 | 第23-33页 |
·社会管理实现政社互动的基础环境 | 第23-27页 |
·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厚物质基础 | 第23-24页 |
·党和国家的重视提供充分政策制度和法律基础 | 第24-25页 |
·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殷实社会基础 | 第25-26页 |
·网络时代提供了更广的信息基础 | 第26-27页 |
·我国互动式社会管理实践经验总结 | 第27-30页 |
·网格化社会管理 | 第27-28页 |
·“三社”互动式社会管理 | 第28页 |
·协同式社会管理 | 第28-29页 |
·各种实践的总结分析 | 第29-30页 |
·我国社会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政府职能不够清晰 | 第30-31页 |
·社会力量发育尚未成熟 | 第31页 |
·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 第31-32页 |
·政社互动层次不够明确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完善政社互动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33-47页 |
·明确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职能和关系 | 第34-38页 |
·明确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 第34-35页 |
·发展和运用社会力量 | 第35-37页 |
·厘清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 第37-38页 |
·构建政社互动的规范有效平台 | 第38-42页 |
·拓宽政社互动的渠道 | 第38-40页 |
·构建及时有效反馈机制 | 第40-42页 |
·完善保障和监督机制 | 第42-46页 |
·建立互动保障机制 | 第42-43页 |
·健全对主体和过程的监督机制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