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运动、政治事件论文--1949年10月~1966年5月论文

以卫生的名义:上海“除四害”运动中的群众政治(1956~1960)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绪论第12-18页
 一、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选题意义及创新点第15-18页
第一章 从“卫生”到“爱国卫生”第18-32页
 第一节 现代卫生概念的定型第18-21页
  一、古代卫生与现代卫生概念的差异第18-19页
  二、中国医疗卫生体制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第19-21页
 第二节 从“卫生”到“爱国卫生”第21-28页
  一、现代卫生蕴藏的政治性第21-23页
  二、爱国卫生运动成型的历史条件第23-28页
   (一)、必备的基础条件第23-24页
   (二)、历史的偶发因素第24-28页
 第三节 “除四害”运动的溯源第28-32页
第二章 1956年上海“除四害”运动的发展进程第32-46页
 第一节 早期的经验和铺垫第32-36页
 第二节 宏观视野下的运动进程第36-46页
  一、城市与运动的关系第36-37页
  二、沪上最初的计划和行动第37-39页
  三、春季运动下的经验第39-41页
  四、下半年的循环和调整第41-46页
第三章 “大跃进”期间上海的“除四害”运动第46-88页
 第一节 大环境的到来第46-50页
  一、政治进程的变化所导致的可能干扰第46页
  二、被吹响的“大跃进”号角第46-50页
 第二节 上海时隔一年之后的再除“四害”第50-69页
  一、政治风潮促动下的重拳出击第50-56页
  二、苦战一年消灭“四害”第56-60页
  三、难以自拔的认识误区第60-63页
  四、被重新鼓起的干劲第63-69页
 第三节 困难时期下的声势余音第69-88页
  一、意外的转向第70-77页
   (一)、旧运动形式下的新元素第70-75页
   (二)、政治风向对运动的重新助燃第75-77页
  二、回卷的热潮第77-88页
   (一)、接续的“大跃进”精神第77-84页
   (二)、努力维持的一团“虚火”第84-88页
第四章 “除四害”运动中的各异心态第88-104页
 第一节 孩子们的“游戏”和“热情”第88-94页
 第二节 成人们的“落后”心态第94-99页
 第三节 形成落差的理性分析第99-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面抗战初期中国空军作用研究(1937.7-1937.11)
下一篇:从《欧游心影录》管窥梁启超科学观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