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妇女问题论文

从街头到网络:赋权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权利倡导--以“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女性行动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2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缘起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6页
     ·关于权利研究第11-12页
     ·关于赋权理论的研究第12-13页
     ·有关女权主义的研究第13-16页
     ·关于媒体第16页
   ·概念界定第16-19页
     ·赋权第16-17页
     ·倡导第17-18页
     ·性骚扰第18-19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研究对象第19-20页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第20-21页
     ·创新之处第20页
     ·研究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赋权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权利第21-32页
   ·女性权利的三种现实表达第21-28页
     ·政治领域第22-24页
     ·经济领域第24-26页
     ·文化领域第26-28页
   ·赋权理论的三个维度第28-31页
     ·个人层面的赋权第29-30页
     ·人际层面的赋权第30页
     ·社区层面的赋权第30-31页
   ·作为公共事件的“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第31-32页
第3章 街头运动:女性权利的传统倡导第32-39页
   ·街头行动的发起第32-33页
   ·街头行动的组织策略第33-37页
     ·明确行动目的第33-34页
     ·选择行动的方式、地点、时机第34-35页
     ·设计宣传语第35页
     ·服装选择第35-36页
     ·对安全的考量第36-37页
   ·街头女权倡导行动的实施第37-38页
   ·从街头到网络:不断深入的女权倡导运动第38-39页
第4章 网络赋权:新媒体中的女性权利倡导第39-49页
   ·作为新兴媒体的微博力量第39-40页
   ·微博动员:女性权利倡导的新实践第40-43页
     ·强势围观第41-42页
     ·舆论极化第42-43页
     ·网络动员第43页
   ·微博强力扩散的关键点第43-47页
     ·时机与社会关系网络:事件的推动第43-45页
     ·负面评价的转换:事件的发酵第45-46页
     ·争议性宣传语:事件的白热化第46-47页
   ·从新兴媒体到传统媒体:事件的社会化第47-49页
第5章 赋权理论下的成效反思第49-56页
   ·女权倡导行动的成效反思第49-51页
     ·公众成效的反思第49-50页
     ·制度成效的反思第50-51页
   ·女权倡导行动的专业反思第51-56页
     ·专业性问题第51-53页
     ·女权倡导行动背后的女权主张第53页
     ·女权倡导行动的联盟力量第53-55页
     ·坚持社会结构导向的解决方式第55-56页
第6章 结语:女性赋权的多重逻辑第56-58页
   ·从街头争权到网络赋权第56-57页
   ·从新兴媒体到传统媒体第57页
   ·从激进个体到制度力量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第63-64页
卷内备考表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塞社会冲突论研究
下一篇:半流动家庭父母亲职角色研究--以河南省X县E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