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6-10页 |
(一)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6-7页 |
(二)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7-8页 |
(三)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第8-10页 |
二、公民意识概述 | 第10-18页 |
(一) 公民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公民意识的概念 | 第11-15页 |
1. 主体意识——“成为一个人” | 第13页 |
2. 权利、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3. 公共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补充 | 第14-15页 |
(三) 公民意识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 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 | 第15-16页 |
2. 公民意识与公民文化 | 第16-18页 |
三、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概况 | 第18-24页 |
(一) 公民意识的出现 | 第18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 | 第18-24页 |
1. 政府由上及下的推动 | 第18-19页 |
2.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公民意识的形成 | 第19-20页 |
3. “维权”与“维稳”——社会碰撞激发公民意识的发育 | 第20-21页 |
4. 有关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21-24页 |
四、公民意识与法治建设 | 第24-33页 |
(一) 公民意识发展需要法治保障——以“乌坎事件”为例 | 第24-30页 |
1. “乌坎事件”始末 | 第24-25页 |
2. 乌坎的现实困境 | 第25-27页 |
3. 由“乌坎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 | 第27-30页 |
(二) 公民意识是法治建设的有效保障 | 第30-33页 |
1. 公民意识与法治具有内在一致性 | 第30-31页 |
2. 公民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心理保障 | 第31-33页 |
五、推进我国公民意识发育的有效途径 | 第33-37页 |
(一) 健全基层民主参与机制建设,在政治实践中造就公民意识 | 第33-34页 |
(二) 加强社会团体建设,在社会自治中催生公民意识 | 第34-35页 |
(三) 合理利用网络公共空间,拓宽公民民主监督和政治参与的渠道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