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ZS1115型柴油机隔振台架的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隔振系统研究概述第9-12页
     ·隔振系统的分类第9-10页
     ·单层隔振系统第10页
     ·双层隔振系统第10-11页
     ·浮筏隔振系统第11-12页
   ·隔振系统建模方法综述第12-14页
     ·多刚体法第13页
     ·有限元法第13页
     ·阻抗综合法第13页
     ·模态阻抗综合法第13-14页
     ·四端参数法第14页
     ·功率流法第14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隔振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5-31页
   ·刚体的振动形式第15-17页
   ·多刚体法的坐标系变换第17-23页
     ·位移与力的转动变换第17-21页
     ·力与位移的平动转换第21-23页
   ·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第23-24页
   ·整体坐标下的参数矩阵和向量第24-27页
   ·系统的固有特性第27-28页
     ·固有频率及振型第27页
     ·频响函数第27-28页
   ·隔振系统的有限元理论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隔振系统固有特性及强迫振动响应第31-52页
   ·单层隔振系统的固有特性第31-32页
   ·双层隔振系统固有特性第32-45页
     ·系统的参数第32-34页
     ·系统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第34-38页
     ·系统的频响函数第38-45页
   ·系统响应的计算第45-51页
     ·逐步积分法第45-49页
     ·用 Matlab 编程计算时域响应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柴油机激励力分析第52-64页
   ·惯性力及离心力第52-55页
   ·颠覆力矩第55-57页
   ·ZS1115 型柴油机激励力计算第57-59页
   ·柴油机强迫响应测试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隔振台架的设计第64-86页
   ·中间质量块的选取第64-67页
   ·隔振器的选取第67-69页
   ·隔振系统的固有特性第69-73页
   ·隔振效果评估指标第73-81页
     ·力传递率评价第73-76页
     ·功率流评价第76-79页
     ·位移幅值评价第79-81页
   ·隔振系统测试第81-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答器阻抗分析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具有超压保护功能的恒流量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