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概述 | 第10-14页 |
第一节 外资银行概述 | 第10-12页 |
一、外资银行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概述 | 第12-14页 |
一、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原因 | 第12页 |
二、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三、构建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价值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原则及内容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原则 | 第14-16页 |
一、及时处置原则 | 第14-15页 |
二、最低风险原则 | 第15页 |
三、适度原则 | 第15页 |
四、全权处置原则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内容 | 第16-27页 |
一、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 | 第16-17页 |
二、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主管机构 | 第17页 |
三、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措施 | 第17-18页 |
四、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方式 | 第18-20页 |
五、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 | 第20-27页 |
第三章 国外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比较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美国的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 第27-30页 |
一、美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 | 第27-28页 |
二、美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主管机构 | 第28-29页 |
三、美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措施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英国的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 第30-31页 |
一、英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 | 第30页 |
二、英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机构 | 第30-31页 |
三、英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措施 | 第31页 |
第三节 日本的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 第31-33页 |
一、日本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 | 第31-32页 |
二、日本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主管机构 | 第32页 |
三、日本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措施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美、英、日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比较及借鉴 | 第33-35页 |
一、美、英、日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相同点 | 第33-34页 |
二、美、英、日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不同点 | 第34页 |
三、美、英、日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问题及完善 | 第35-41页 |
第一节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 第35-38页 |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市场退出现状概述 | 第35-36页 |
二、外资银行退出机制的市场主导性不足 | 第36页 |
三、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规范系统性不足 | 第36-37页 |
四、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职责不明晰 | 第37页 |
五、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配套保障机制缺失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完善 | 第38-41页 |
一、增强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市场主导性 | 第38页 |
二、明确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机构及其职权范围 | 第38-39页 |
三、建立健全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 第39页 |
四、完善外资银行退出的监管措施 | 第39-40页 |
五、完善外资银行退出的配套保障机制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