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引言第10页
   ·我国装配式结构的新发展第10-13页
   ·装配整体式结构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第13-15页
   ·预制板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第15-17页
     ·预制板主要形式第15页
     ·预制混凝土板的发展与应用第15-1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20页
2.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结构组成特点第20-24页
   ·引言第20-21页
     ·新型预制板配筋第20-21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的连接构造第21-24页
     ·板与板连接第21-22页
     ·板侧与边梁连接第22页
     ·中间支座板端与板端及梁的连接第22-24页
3.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的竖向刚度分析第24-38页
   ·概述第24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的竖向承载力实验第24-27页
     ·试验概况第24-26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6-27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的竖向挠度计算理论第27-31页
     ·概述第27-28页
     ·拟板法第28-30页
     ·计算值的对比与修正第30-31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有限元分析第31-36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竖向承载力模拟分析第32-34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平面内抗剪模拟分析第34-35页
     ·有限元软件对修改意见进行模拟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4.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框剪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第38-62页
   ·动力特性试验的意义第38页
   ·工程概况第38-39页
   ·模型设计第39-48页
     ·动力模型设计依据第39页
     ·相似关系设计第39-41页
     ·模型的简化第41页
     ·模型的施工第41-48页
     ·材性数据第48页
   ·实验装置与测试内容第48-57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48-50页
     ·振动台系统主要参数第50-51页
     ·测点布置及加载步骤第51-56页
     ·模型配重第56-57页
   ·试验现象与分析第57-59页
     ·SJ1 结构模型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第57-58页
     ·SJ2 结构模型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2页
5.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框剪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62-98页
   ·结构周期与频率第62-63页
   ·结构位移反应第63-75页
     ·时程曲线比较第63-65页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与层间位移角第65-71页
     ·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第71-75页
   ·结构加速度反应第75-81页
   ·SJ1 模型与 SJ2 模型板平面内位移第81-86页
   ·柱脚应变分析第86-94页
     ·柱脚应变百分比对比分析第86-92页
     ·柱脚应变结果分析第92-94页
   ·组合楼盖等效抗侧刚度计算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结论第98-100页
   ·展望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附录第104-105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校园遗产保护初探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兰州市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