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中北部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成岩作用及与储层的关系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10页
     ·沉积学研究第9页
     ·成岩作用研究第9-10页
   ·本论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第10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0-12页
     ·地层研究第10-11页
     ·沉积相研究第11页
     ·成岩作用研究第11页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1-12页
   ·工作量统计第12页
   ·取得的结果及认识第12-1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30页
   ·地理位置第14页
   ·构造位置第14-15页
   ·勘探概况第15-16页
     ·地震勘探第15-16页
     ·钻探及油气显示情况第16页
   ·开发概况第16页
   ·地层特征第16-30页
     ·地层划分第16-22页
     ·地层对比第22页
     ·地层展布特征第22-30页
第3章 沉积相特征第30-54页
   ·岩石学特征第30-35页
     ·白云岩第30-33页
     ·石灰岩第33-34页
     ·蒸发岩第34页
     ·角砾岩第34-35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35-44页
     ·蒸发台地第37-38页
     ·局限台地第38-41页
     ·开阔台地第41-42页
     ·台内点滩第42-44页
   ·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第44-54页
     ·沉积相单井及对比分析第44页
     ·沉积相展布第44-52页
     ·沉积相模式第52-54页
第4章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第54-65页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54-56页
     ·压实和压溶作用第54-55页
     ·胶结作用第55-56页
     ·机械充填作用第56页
   ·建设性成岩作用第56-63页
     ·白云石化作用第57-58页
     ·溶蚀作用第58-63页
   ·成岩及孔隙演化模式第63-65页
     ·同生沉积阶段第63-64页
     ·准同生沉积阶段第64页
     ·浅埋藏阶段第64页
     ·表生期第64页
     ·中-深埋藏阶段第64页
     ·构造抬升阶段第64-65页
第5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第65-74页
   ·储层基本特征第65-71页
     ·储层岩性及物性第65-66页
     ·储渗空间类型第66-68页
     ·储层分布第68-71页
   ·储层的影响因素第71-74页
     ·有利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第71-72页
     ·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第72页
     ·构造作用对储层的进一步改造第72-74页
第6章 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评价第74-77页
   ·评价原则第74页
   ·有利区带预测第74-76页
 附图第76-77页
第7章 结论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图版及说明第83-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网络结构平衡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低效油气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