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十七年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美国形象形成的政治文化环境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美国形象的历史渊源 | 第15-18页 |
一 富饶民主友爱的美国 | 第15-17页 |
二 帝国主义的美国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政治意识形态 | 第18-20页 |
一 国内的媒体环境 | 第19页 |
二 知识分 子的美国观改造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建国十七年美国文学译介的影响 | 第20-25页 |
一 19 世纪经典作品 | 第21-22页 |
二 批判现实的进步作品 | 第22-23页 |
三 黑人文学 | 第23页 |
四 未受关注的著名作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美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 第25-38页 |
第一节 最凶恶的“野心狼” | 第25-28页 |
第二节 腐烂透顶的美帝国主义 | 第28-35页 |
一 虚伪的“民主自由” | 第29-30页 |
二 窒息的科学与经济 | 第30-33页 |
三 堕落的文化 | 第33-35页 |
第三节 色厉内荏的“纸老虎”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美国人物形象的构建 | 第38-50页 |
第一节 美国政客形象 | 第38-42页 |
一 侵略者与“和平天使” | 第39-41页 |
二 外强中干的领导者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美国军人形象 | 第42-47页 |
一 凶残暴虐的美国兵 | 第42-44页 |
二 怕死卑劣的美国兵 | 第44-45页 |
三 丑恶的美国军官 | 第45-46页 |
四 被 感化的美军俘虏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美国人民形象 | 第47-50页 |
一 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 | 第47-48页 |
二 斗争中的美国无产阶级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书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