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恋爱、家庭、婚姻论文

子女家庭照顾者对长期照护服务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挑战第8-9页
     ·子女家庭照顾者“独木难支”第9-10页
     ·服务使用意愿信息残缺第10页
     ·社会正规与非正规照顾系统分离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理论意义第10-11页
     ·现实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第12-20页
     ·关于长期照顾的研究回顾第12-18页
     ·有关家庭照顾者研究回顾第18-20页
   ·论文框架第20页
   ·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第21-31页
   ·理论基础第21-25页
     ·社会角色理论第21-22页
     ·安德森的健康行为理论第22-25页
   ·研究设计第25-31页
     ·基本概念第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研究框架及测量方法第26-30页
     ·分析方法第30-31页
第3章 调研样本概况及特征分析第31-35页
   ·子女家庭照顾者的特质第31-33页
   ·被照顾老年人的特质第33-35页
第4章 子女家庭照顾者的服务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第35-45页
   ·长期照护服务使用意愿的因素分析第35-38页
     ·前倾因素与长期照顾服务使用意愿的关系第35-36页
     ·促进因素与长期照顾服务使用意愿的关系第36-37页
     ·需求因素与长期照顾服务使用意愿的关系第37-38页
   ·对长期照顾服务使用意愿的回归分析及长期照顾服务偏好分析第38-41页
     ·长期照顾服务使用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第38-40页
     ·子女家庭照顾者的长期照顾服务偏好分析第40-41页
   ·研究结论第41-45页
第5章 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第45-55页
   ·理论思考:子女照顾者的角色困境与服务使用意愿表达的障碍第45-50页
     ·子女照顾者的角色困境分析第45-47页
     ·子女家庭照顾者服务使用意愿表达的障碍分析第47-50页
   ·我国长期照顾体系的完善与未来发展——基于子女家庭照顾者视角第50-55页
     ·理念设计层面:照顾责任公共化,服务回归社区第50-52页
     ·制定与实施层面:整合社会正规与非正规照顾系统第52-53页
     ·系统保障层面:构建多元化的辅助支持网络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基于黑龙江省肇州县调查材料分析
下一篇:论可持续领导理论及其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