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6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论文研究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 ·论文研究的目标 | 第16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第2章 公用企业产品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状况 | 第19-25页 |
| ·公用企业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 ·公用企业的界定 | 第19页 |
| ·公用企业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 ·公用企业与其产品消费者不公平交易的现状 | 第20-21页 |
| ·产品价格的经常性调整及上涨 | 第20-21页 |
| ·利用垄断优势获取垄断租金,进行强制交易 | 第21页 |
|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频现 | 第21页 |
| ·公平交易的界定 | 第21-22页 |
| ·公平交易的法学界定 | 第21-22页 |
| ·公平交易的经济学界定 | 第22页 |
| ·公用企业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 ·公用企业产品定价机制不合理 | 第22-23页 |
| ·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23页 |
| ·公平交易法制环境仍不完善,对于侵权的保护不到位 | 第23-25页 |
| 第3章 公用企业产品非线性定价及效用分析 | 第25-33页 |
| ·非线性数学方法概述 | 第25页 |
| ·公用企业产品非线性定价模型 | 第25-29页 |
| ·非线性定价模型的效用分析 | 第29-33页 |
| 第4章 我国公平交易法制环境的效用函数分析 | 第33-39页 |
| ·模型引入 | 第33-34页 |
| ·相关部门的决策函数分析 | 第34-37页 |
| ·司法部门的决策阶段 | 第34-35页 |
| ·交易的实施阶段 | 第35-36页 |
| ·立法决策阶段 | 第36-37页 |
| ·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37-39页 |
| ·立法阶段 | 第37页 |
| ·司法阶段 | 第37-39页 |
| 第5章 公用企业产品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体系的构建 | 第39-45页 |
| ·优化目前的定价机制,实施非线性定价 | 第39页 |
| ·完善公平交易制度环境建设 | 第39-41页 |
| ·立法机关要健全法律体系建设,配合司法机关行动 | 第39-40页 |
| ·司法机关要制定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 | 第40-41页 |
| ·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 第41-42页 |
| ·公益性诉讼制度概念 | 第41页 |
|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 第41-42页 |
| ·进一步强化公用企业信息透明度建设 | 第42-43页 |
| ·适当放开企业进入限制政策,提高行业的竞争性 | 第43-4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5页 |
| ·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