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五、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新中国农村土地与社会保障关系的演变 | 第16-24页 |
一、改革开放前 | 第16-19页 |
二、改革开放初期(20 世纪 80—90 年代) | 第19-21页 |
三、改革开放后期(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当前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问题 | 第24-30页 |
一、土地承担过多保障功能,土地生产功能逐渐弱化 | 第24-27页 |
(一)农村土地的生产能力现状 | 第24-25页 |
(二)土地承担过多保障功能 | 第25-26页 |
(三)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 第26-27页 |
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需求的增长与多元化 | 第27-30页 |
(一)农村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 第27-28页 |
(二)失地农民寻求保障的困境 | 第28页 |
(三)农民社保需求的多元化增长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农村传统土地保障功能延续的必要性 | 第30-37页 |
一、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面临的困难 | 第30-32页 |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欠发达 | 第30-31页 |
(二)城市化发展的缓慢与不彻底 | 第31-32页 |
二、当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保障 | 第32-35页 |
(一)当前农民收入结构决定了土地保障存在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二)缴费角色的缺位决定了土地保障存在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三、延续传统土地保障制度的巨大作用 | 第35-37页 |
(一)城乡差距大,土地保障是农民心中最后的慰藉 | 第35页 |
(二)城市就业不稳定,土地是农民最后的生活保障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37-48页 |
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37-40页 |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第37页 |
(二)要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第37-38页 |
(三)必须坚持根据各地实际,不同开展实施 | 第38-39页 |
(四)要坚持公平原则 | 第39页 |
(五)将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 | 第39页 |
(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 第39-40页 |
二、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思路 | 第40-48页 |
(一)改变土地功能多重化的局面,推进土地流转的实施 | 第40-41页 |
(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变农民就业方式 | 第41-43页 |
(三)推动农村小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43-44页 |
(四)要淡化城乡二元制体制,促进二元制体制转换 | 第44-46页 |
(五)为进城农民创造就业环境,公平对待进城农民 | 第46-47页 |
(六)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