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1 水牛产后子宫复旧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奶牛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直肠检查法 | 第16页 |
| ·电镜技术 | 第16-17页 |
| ·B-超诊断技术 | 第17页 |
| ·其他方法 | 第17-18页 |
| ·影响奶牛子宫复旧的因素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品种差异 | 第18-19页 |
| ·营养水平 | 第19页 |
| ·胎次差异 | 第19-20页 |
| ·生殖激素 | 第20-21页 |
| ·繁殖疾病 | 第21页 |
| ·产奶量水平 | 第21页 |
| ·环境和季节因素 | 第21-22页 |
| 2 水牛产后卵巢卵泡发育规律的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 ·母畜卵巢结构和卵泡发育 | 第22-23页 |
| ·卵巢结构 | 第22页 |
| ·卵泡发育 | 第22-23页 |
| ·水牛卵泡波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 ·牛卵泡波 | 第23-24页 |
| ·水牛牛卵泡波 | 第24-25页 |
| ·牛产后卵巢卵泡活动恢复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 ·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 3 B-超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 | 第28-32页 |
| ·超声诊断技术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兽用B-超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29页 |
| ·B-超在牛繁殖上的应用 | 第29-32页 |
| ·母牛繁殖疾病诊断 | 第29-30页 |
| ·监测卵巢卵泡发育及黄体变化 | 第30页 |
| ·监测产后子宫复旧 | 第30-31页 |
| ·监测发情周期子宫 | 第31页 |
| ·其他应用 | 第31-32页 |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2-48页 |
| 第一部分 杂交奶水牛产后子宫复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2-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 ·体况评分(BCS)和产奶量测量 | 第32-33页 |
| ·试验仪器及用品 | 第33页 |
| ·产后子宫及子宫颈的监测 | 第33页 |
| ·子宫复旧完成的判定标准 | 第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子宫复旧的动态监测 | 第34-36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子宫复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6-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子宫复旧的动态监测 | 第39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子宫复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9-41页 |
| 第二部分 杂交奶水牛产后卵巢机能恢复及排卵规律的研究 | 第41-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 ·试验仪器及用品 | 第41页 |
| ·产后子宫及子宫颈的监测 | 第41-42页 |
| ·排卵和卵泡的界定 | 第42页 |
|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卵巢机能恢复动态监测 | 第42-43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卵泡波的发生 | 第43-44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黄体的动态监测 | 第44-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卵巢机能恢复动态监测 | 第46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卵泡波的发生 | 第46-47页 |
| ·杂交奶水牛产后黄体的动态监测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