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节日、节令论文

清明节的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9-11页
 一、 课题相关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一章 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第11-16页
 一、 秦汉时期第11-12页
  (一) 周秦:祭祖扫墓习俗起源第11-12页
  (二) 汉代:清明作为节气的确立第12页
 二、 魏晋至唐代第12-14页
  (一) 魏晋:寒食节俗相沿成习第12-13页
  (二) 唐代:寒食与清明的融合第13-14页
 三、 宋元明清时期第14-16页
  (一) 宋元:清明成为春天大节第15页
  (二) 明清:清明节的两种风景第15-16页
第二章 清明节的信仰习俗第16-23页
 一、 巫术崇拜第16-18页
  (一) 插柳第17页
  (二) 放风筝第17-18页
 二、 生殖崇拜第18-21页
  (一) 清明蛋第19-20页
  (二) 植树第20-21页
 三、 祖先崇拜第21-23页
第三章 清明节的其它习俗第23-29页
 一、 娱乐活动第23-25页
  (一) 秋千第23-24页
  (二) 斗鸡第24页
  (三) 蹴鞠第24-25页
 二、 饮食习俗第25-26页
 三、 生产习俗第26-29页
  (一) 占岁第27页
  (二) 蚕俗第27-29页
第四章 清明节的流变及比照第29-37页
 一、 清明节的衰微第29-30页
 二、 清明节的复兴第30-32页
  (一) 节日的重置第30-31页
  (二) 清明节的新内涵第31页
  (三) 现代元素的融入第31-32页
 三、 国内少数民族的“清明节”第32-34页
 四、 国外的“清明节”第34-37页
第五章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及其功能第37-44页
 一、 文化内涵第37-39页
  (一) 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第37-38页
  (二) 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第38页
  (三) 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第38-39页
 二、 文化功能第39-40页
  (一) 文化层面的功能第39页
  (二) 社会层面的功能第39-40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看清明节的价值第40-44页
注释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街景水彩风景组画创作总结
下一篇:《俄国史教程》述评--以俄国历史上的改革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