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一株异养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固定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氮污染的来源第11页
   ·氮水污染的危害第11-12页
   ·氮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第12-13页
   ·生物脱氮工业化应用研究现状第13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课题的来源第13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生物脱氮理论第15-16页
     ·硝化细菌及其作用第15-16页
     ·反硝化细菌及其作用第16页
   ·生物脱氮工艺第16-20页
     ·常见的传统脱氮工艺及流程图第17-18页
     ·新型的脱氮工艺及流程图第18-20页
   ·焦化废水的性质及常见处理方法第20-26页
     ·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第20-21页
     ·焦化废水的组成、水质特点及危害第21-25页
     ·焦化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第25-26页
   ·异养硝化细菌的特征及现状第26-27页
     ·异养硝化细菌的特征第26页
     ·异养硝化细菌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7-31页
     ·固定化技术简介第27-28页
     ·固定化技术的载体选择第28-29页
     ·固定化技术在处理废水方面的优势第29页
     ·固定化技术的前景及研究方向第29-31页
第三章 实验仪器、试剂和检测方法第31-43页
   ·实验仪器第31页
   ·实验室的主要药品、试剂和培养基第31-36页
     ·实验室的主要药品第31-33页
     ·实验室的主要试剂第33-35页
     ·实验用培养基及组分第35-36页
   ·实验检测方法第36-43页
     ·氨氮的测定一纳氏试剂光度法第36-37页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第37-38页
     ·肖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光度法第38-40页
     ·总氮的测定一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第40-43页
第四章 菌株的筛选、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第43-53页
   ·菌源活性污泥的富集培养第43-44页
     ·试验采集第43页
     ·试样的富集培养第43-44页
   ·菌种的分离纯化第44-45页
   ·菌种的保存第45-47页
   ·菌种的生理生化测定第47-49页
   ·菌种的初步鉴定第49-51页
     ·实验方法第49页
     ·16S DNA测序结果第49-50页
     ·BLAST结果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菌株的固定化及最佳固定化条件的选择第53-61页
   ·包埋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载体选择第53页
   ·实验方法第53-56页
     ·菌体的收集第53页
     ·不同载体的固定化小球制作方法第53-54页
     ·固定化微生物小球性能的测定方法第54-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58页
   ·不同载体对固定化小球菌体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载体对固定化小球氨氮降解能力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载体对固定化小球总氮降解能力的影响第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固定化小球和悬浮菌液降解氨氮能力的对比第61-69页
   ·Y1在异养氨化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及氨氮降解性能第61-62页
   ·不同初始浓度对两种状态去除氨氮的影响第62-63页
   ·初始浓度为600 mg·L~(-1)时两种状态去除氨氮的比较第63-64页
   ·pH对两种状态去除氨氮影响的对比第64页
   ·温度对两种状态去除氨氮影响的对比第64-65页
   ·转速对两种状态去除氨氮影响的对比第65-66页
   ·C/N对两种状态去除氨氮影响的对比第66页
   ·保存时间对两种状态去除氨氮影响的对比第66-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七章 菌株的驯化第69-73页
   ·Y1的驯化过程第69页
   ·驯化后的Y1菌株对氨氮去除效果第69-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后续实验建议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舞毒蛾Ⅰ型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下一篇:产酸克雷伯氏菌利用玉米芯发酵生产2,3-丁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