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挠度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我国桥梁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2 世界桥梁坍塌事故 | 第11-12页 |
§1.3 桥梁健康监测 | 第12-16页 |
·桥梁健康监测的意义 | 第12-14页 |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桥梁健康监测的特点 | 第16页 |
·现有桥梁监测系统的不足 | 第16页 |
·小结 | 第16页 |
§1.4 桥梁动挠度 | 第16-22页 |
·动挠度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桥梁动挠度分析 | 第17-18页 |
·动挠度测试技术 | 第18-21页 |
·动挠度数据应用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动挠度测量方法研究 | 第24-42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基于积分原理的动挠度测量系统 | 第24-34页 |
·积分法测量原理 | 第24页 |
·系统误差分析及对策 | 第24-25页 |
·系统性能研究试验方案 | 第25-26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26-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2.3 基于连通管法的动挠度测量系统 | 第34-40页 |
·系统测量原理 | 第34页 |
·改进的连通管测量方法 | 第34-35页 |
·系统性能研究试验方案 | 第35-36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36-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动挠度与桥梁劣化分析 | 第42-61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简支梁理论特性分析 | 第42-46页 |
·简支梁模态特性分析 | 第42-43页 |
·简支梁动力特性分析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3.3 ANSYS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46-52页 |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46页 |
·ANSYS 有限元模型 | 第46-47页 |
·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构动挠度曲线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3.4 桥梁损伤劣化分析 | 第52-59页 |
·损伤结构模态分析 | 第53-54页 |
·损伤结构刚度变化 | 第54-56页 |
·损伤结构动挠度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动挠度监测 | 第61-73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赵王新河特大桥 | 第61-62页 |
§4.3 基于 ANSYS 的桥梁有限元分析 | 第62-66页 |
·大桥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大桥模态特性 | 第63-65页 |
·大桥理论动挠度 | 第65-66页 |
§4.4 基于优化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66-70页 |
·模型修正流程 | 第66-67页 |
·振动数据处理 | 第67-69页 |
·桥梁模型修正 | 第69-70页 |
§4.5 通用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 第70-72页 |
·监测程序界面 | 第70-71页 |
·动挠度监测系统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监控预警模型 | 第73-82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监控模型 | 第73-77页 |
·因果分析模型 | 第73-74页 |
·控制指标 | 第74-75页 |
·诊断标准 | 第75-76页 |
·健康等级 | 第76-77页 |
§5.3 预警模型 | 第77-78页 |
·预警模型 | 第77-78页 |
·预警等级 | 第78页 |
§5.4 实桥分析 | 第78-80页 |
·包头黄河大桥 | 第78-79页 |
·数据分析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第82-83页 |
§6.2 课题研究的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