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现代伺服控制策略的现状与发展 | 第11-14页 |
·伺服驱动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现代伺服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 第16-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8-20页 |
·本人的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2章 PMSM数学模型及其矢量控制 | 第22-36页 |
·PMSM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 第22-24页 |
·PMSM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PMSM的等效电路 | 第26-27页 |
·PMSM的矢量控制原理 | 第27-28页 |
·PMSM的i_d=0矢量控制方式 | 第28-29页 |
·PWM逆变器的两种电流控制方案 | 第29-32页 |
·电流滞环比较控制 | 第30-31页 |
·三角波载波比较跟踪控制 | 第31-32页 |
·在MATLAB下仿真实现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PMSM位置伺服系统设计及串级变结构控制 | 第36-54页 |
·PMSM解耦状态方程 | 第36-37页 |
·PMSM位置伺服系统电流环设计 | 第37-43页 |
·影响电流环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PMSM位置伺服系统电流环综合设计 | 第39-43页 |
·PMSM位置伺服系统速度环PI设计 | 第43-44页 |
·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的应用剖析 | 第44-48页 |
·变结构基本原理 | 第44-47页 |
·变结构控制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剖析 | 第47-48页 |
·速度环调节器的变结构设计 | 第48-50页 |
·位置环调节器的变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54-76页 |
·主要硬件及结构设计 | 第54-63页 |
·DEC4T运动控制卡 | 第54-55页 |
·PMSM及其驱动器 | 第55-57页 |
·信号采集组件 | 第57-63页 |
·测试部分机械结构设计 | 第63-64页 |
·位置伺服控制实现 | 第64-70页 |
·位置伺服控制组合与接线 | 第65-67页 |
·位置伺服系统调整 | 第67-70页 |
·测试装置的伺服性能和技术参数 | 第70-75页 |
·定位精度 | 第70-73页 |
·位置伺服控制调节特性 | 第73-74页 |
·信号测试技术指标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6-100页 |
·软件设计原理及结构 | 第76-80页 |
·MTASC运动控制语言 | 第77-78页 |
·数据采集驱动 | 第78页 |
·硬件配置及驱动程序安装 | 第78-80页 |
·应用软件各窗体的功能实现 | 第80-89页 |
·运动控制功能实现的重要文档 | 第80-81页 |
·数据采集被调用的函数 | 第81-82页 |
·功能实现的主要窗体 | 第82-89页 |
·应用软件主要模块的介绍 | 第89-99页 |
·Global模块主要函数说明 | 第89-94页 |
·MtView模块主要函数说明 | 第94-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6章 测试实验结果 | 第100-104页 |
·空间三维磁场与磁力测试结果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第111-113页 |
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11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