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山地建筑简介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山地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掉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掉层结构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7-21页 |
·接坡方式 | 第17-18页 |
·掉层结构抗震设计问题 | 第18页 |
·设计软件的应用 | 第18-20页 |
·建筑高度起算点问题 | 第20-21页 |
·拉梁设置方式 | 第2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弹塑性方法简介及Midas building动力弹塑性功能介绍 | 第23-33页 |
·静力弹塑性方法简介 | 第23-25页 |
·静力弹塑性方法的发展 | 第23-24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 第24-25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优缺点介绍 | 第25页 |
·动力弹塑性方法简介 | 第25-27页 |
·动力弹塑性方法的发展 | 第25-26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 第26-27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优缺点介绍 | 第27页 |
·Midas building动力时程分析功能简介 | 第27-32页 |
·基本介绍 | 第27页 |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27-28页 |
·钢筋本构模型 | 第28-29页 |
·滞回模型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掉层结构底部刚度计算方法探讨 | 第33-42页 |
·常用抗侧刚度计算方法介绍 | 第33-35页 |
·反弯点法 | 第33页 |
·D值法 | 第33-34页 |
·S-C法 | 第34-35页 |
·常用抗侧刚度计算方法评价 | 第35页 |
·掉层结构底部抗侧刚度计算 | 第35-41页 |
·D值法在掉层结构中应用遇到的问题 | 第35页 |
·D值法的改进探讨 | 第35-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掉层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分析 | 第42-68页 |
·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模型概况 | 第42-43页 |
·荷载取值 | 第43-44页 |
·构件截面及材料选取 | 第44页 |
·计算假定及构件配筋 | 第44页 |
·常遇地震下分析结果 | 第44-48页 |
·常遇地震下各指标及内力结果 | 第44-47页 |
·竖向不规则判断及内力调整探讨 | 第47-48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8-51页 |
·Midas动力弹塑性参数设置 | 第51-52页 |
·基本参数设置 | 第51-52页 |
·地震波参数输入 | 第52页 |
·模型分析结果及总结 | 第52-67页 |
·层间位移角结果 | 第52-56页 |
·塑性铰结果 | 第56-62页 |
·上接地柱铰滞回曲线结果 | 第62-64页 |
·上接地柱延性需求及建议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86页 |
A. GM2地震波作用下各模型塑性铰分布图 | 第74-78页 |
B. ACC1地震波作用下各模型塑性铰分布图 | 第78-82页 |
C. GM1地震波作用下坎上1层接地中柱柱底滞回曲线 | 第82-84页 |
D. ACC1地震波作用下坎上1层接地中柱柱底滞回曲线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