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6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评价方法研究 | 第18-34页 |
| ·生命周期阶段概念的引入 | 第18-20页 |
|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20-22页 |
|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等级的建立 | 第22-24页 |
|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6页 |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4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6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 ·评价方法的选取及概述 | 第26-27页 |
|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 ·算例分析 | 第29-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设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故障模式危害等级的划分 | 第34-43页 |
| ·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相关理论 | 第34-36页 |
| ·问题描述 | 第36-37页 |
| ·设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故障模式危害等级划分方法 | 第37-40页 |
| ·方法整体分析 | 第37-39页 |
| ·方法详解 | 第39-40页 |
| ·算例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动态生成规则模型的建立 | 第43-65页 |
| ·引言 | 第43-45页 |
| ·问题描述 | 第45页 |
|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第45-47页 |
| ·模型分析 | 第47-55页 |
| ·模型整体分析 | 第47-48页 |
|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及故障模式危害等级分析 | 第48-49页 |
| ·周期性预防性维护方式分析 | 第49-50页 |
| ·基于故障预测的状态维护分析 | 第50-51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51-55页 |
| ·动态生成规则模型构建 | 第55-60页 |
| ·模型分步构建 | 第55-58页 |
| ·模型整体构建 | 第58-60页 |
| ·算例分析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预防性维护任务单生成及结果验证 | 第65-75页 |
| ·引言 | 第65-66页 |
| ·设备全生命周期故障维护相关知识的描述 | 第66-67页 |
| ·动态维护任务单生成 | 第67-69页 |
| ·算例分析与结果验证 | 第69-74页 |
| ·算例分析 | 第69-71页 |
| ·结果验证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本文总结 | 第75-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