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基本问题论文--经济范畴论文--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论文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9页
绪论第19-2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9页
 二、问题研究的现状第19-21页
 三、问题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四、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第22-25页
第一章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第25-35页
 一、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第25-27页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提出的理论渊源第27-35页
  (一) 魁奈的生产力理论第28页
  (二) 斯密的生产力理论第28-30页
  (三) 李嘉图的生产力理论第30-32页
  (四)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第32-35页
第二章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形成的内在逻辑第35-49页
 一、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的批判与继承第35-41页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形成的内在逻辑第41-49页
  (一) 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哲学转换第41-42页
  (二) 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阐发第42-45页
  (三) 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政治经济学建构第45-49页
第三章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及其本质第49-61页
 一、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内涵第49-56页
  (一) 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第49-52页
  (二) 生产力是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能力第52-55页
  (三) 生产力是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第55-56页
 二、马克思生产力的本质第56-61页
  (一)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第56-58页
  (二) 生产力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第58-61页
第四章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当代意义第61-69页
 一、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理论意义第61-65页
  (一) 为人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新的理论起点第61-62页
  (二) 为人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供新的理论基础第62-63页
  (三) 为推动生产力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路第63-65页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现实意义第65-69页
  (一)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坚持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提供方法论指导第65-66页
  (二) 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下一篇:关于重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思考--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