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思路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简介 | 第14-17页 |
一、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一) 实现外交政策的开放性、全面性和独立自主性 | 第14-15页 |
(二) 与中俄两大邻国“等距离”交往 | 第15页 |
(三) 寻求“第三邻国”牵制中俄 | 第15页 |
(四) 在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点 | 第15页 |
二、“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 第15-17页 |
(一) “多支点”外交政策外交的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 | 第16页 |
(二) “多支点”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原因 | 第17-30页 |
一、“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及其负面影响 | 第17-18页 |
(二) “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 第18页 |
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现实原因 | 第18-30页 |
(一) 多极格局的出现——有利的国际环境 | 第18-19页 |
(二) 中、俄、美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的时机 | 第19-20页 |
(三) 优越的地缘战略位置——讨价还价的筹码 | 第20-25页 |
(四) 丰富的战略性资源——优越的自然禀赋条件 | 第25-28页 |
(五) 务实开放的国家领导——有力的政策保障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对蒙古国的影响 | 第30-41页 |
一、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 第30-39页 |
(一)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 第31-32页 |
(二) 经济方面的成果 | 第32-36页 |
(三) 军事交流频繁、军事力量增强 | 第36-38页 |
(四) 国际文化交流频繁 | 第38-39页 |
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消极影响 | 第39-41页 |
(一) 使蒙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变的更加复杂难以控制 | 第39页 |
(二) 对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 | 第41-44页 |
一、如何实现各个支点的均衡 | 第41页 |
二、“泛蒙古主义”将影响实施“多支点”外交 | 第41-42页 |
三、经济合作将成为多支点外交的重点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