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 种子引发 | 第11-13页 |
·种子引发的概念 | 第11页 |
·种子引发的外部表征 | 第11页 |
·种子引发的内在机制 | 第11页 |
·种子引发的技术 | 第11-13页 |
·水引发技术 | 第11-12页 |
·渗透引发技术 | 第12页 |
·滚筒引发技术 | 第12页 |
·固体基质引发技术 | 第12页 |
·生物引发技术 | 第12-13页 |
·膜引发技术 | 第13页 |
2 种子吸湿-回干处理 | 第13页 |
·种子吸湿-回干处理的概述 | 第13页 |
·种子吸湿-回干处理的原理 | 第13页 |
·种子吸湿-回干处理的方法 | 第13页 |
3 药用龙胆科植物种子处理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内药用龙胆科植物资源概况 | 第13页 |
·药用龙胆属植物种子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药用獐牙菜属植物种子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药用花锚属植物种子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不同化学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16-25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6页 |
·材料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页 |
·仪器 | 第16页 |
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第16-18页 |
·消毒预处理 | 第16-17页 |
·引发溶液 | 第17页 |
·无机盐溶液型引发溶液 | 第17页 |
·高分子有机溶液型引发溶液 | 第17页 |
·不同引发溶液对滇龙胆种子引发回干处理 | 第17页 |
·发芽试验与发芽特性指标的测定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T1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T2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19-21页 |
·T3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21页 |
·T4和T5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4 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不同化学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5-36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26页 |
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消毒预处理 | 第26页 |
·不同引发溶液对滇龙胆种子引发回干处理 | 第26页 |
·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不同化学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化学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化学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化学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8页 |
1 结论 | 第36-37页 |
·引发回干处理可以提高滇龙胆种子的发芽能力 | 第36-37页 |
·引发回干处理可以调节滇龙胆种子萌发期间的生理机能 | 第37页 |
2 展望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第38-39页 |
图版 | 第39-42页 |
图版Ⅰ 不同引发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不同发芽时间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1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