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外小水电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小水电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小水电特点及接入系统方式 | 第14-15页 |
| ·小水电特点 | 第14页 |
| ·接入系统方式 | 第14-1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小水电发电负荷的不确定性 | 第16-22页 |
| ·小水电发电负荷特性分析 | 第16-19页 |
| ·不同降水强度下小水电日发电负荷曲线分析 | 第16页 |
| ·与社会用电负荷曲线对比分析 | 第16-17页 |
| ·旱雨季小水电日发电负荷曲线分析 | 第17-18页 |
| ·小水电日发电负荷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 ·小水电发电负荷预测误差 | 第19-20页 |
| ·发电负荷预测误差的实例分析 | 第19-20页 |
| ·提高发电负荷预测精度的建议措施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鲁棒优化理论 | 第22-32页 |
| ·鲁棒优化简介 | 第22-24页 |
| ·鲁棒优化机理 | 第22-23页 |
| ·鲁棒优化方法 | 第23-24页 |
| ·鲁棒优化适用范畴 | 第24页 |
| ·鲁棒优化的数学表达 | 第24-27页 |
| ·定义 | 第24-25页 |
| ·优化对偶原理 | 第25-27页 |
| ·鲁棒优化模型 | 第27-30页 |
| ·鲁棒线性优化模型 | 第27-29页 |
| ·鲁棒二次优化模型 | 第29-30页 |
| ·鲁棒半定优化模型 | 第30页 |
| ·鲁棒线性优化模型建模步骤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采用盒式集合鲁棒优化的含径流式小水电系统安全经济调度 | 第32-44页 |
| ·机理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 ·传统的安全经济调度模型 | 第32-33页 |
| ·小水电系统的处理 | 第33页 |
| ·直流潮流模型及灵敏度矩阵 | 第33-34页 |
| ·线路灵敏度矩阵约束 | 第34-35页 |
| ·含径流式小水电系统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 第35-36页 |
| ·不确定参数的刻画 | 第35页 |
| ·盒式鲁棒优化模型 | 第35-36页 |
| ·盒式鲁棒优化模型的分析 | 第36-38页 |
| ·约束条件的转化 | 第36-37页 |
| ·不确定参数的处理 | 第37-38页 |
| ·盒式鲁棒优化最终计算模型 | 第38-39页 |
| ·算例分析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计及负荷不确定性的含径流式小水电系统安全经济调度 | 第44-49页 |
| ·负荷不确定性及其成因 | 第44-45页 |
| ·计及负荷不确定性的安全经济调度鲁棒优化模型 | 第45-47页 |
| ·算例分析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课题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