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师生关系概述 | 第10-15页 |
(一) 师生关系的内涵 | 第10-12页 |
1. 师生关系的含义 | 第10页 |
2. 师生关系的内容 | 第10-12页 |
3. 两种对立的师生关系观 | 第12页 |
(二) 和谐师生关系 | 第12-15页 |
1. 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 第13页 |
2. 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13-15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第15-20页 |
(一) 必要性 | 第15-18页 |
1. 是适应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5-16页 |
2. 是凸显高中思想政治课重要地位和价值的需要 | 第16-17页 |
3. 是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 重要性 | 第18-20页 |
1. 有利于保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 第18-19页 |
2. 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 第19页 |
3. 有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 第19-20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现存问题及成因 | 第20-27页 |
(一) 现存的问题 | 第20-22页 |
1. 师生之间感情疏淡 | 第20-21页 |
2. 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第21-22页 |
3. 师生关系的简单化和狭隘化 | 第22页 |
(二) 问题的成因 | 第22-27页 |
1. 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因素 | 第22-25页 |
2. 学生因素 | 第25页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因素 | 第25-26页 |
4. 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 | 第26-27页 |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 第27-33页 |
(一)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 第27-28页 |
1. 确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 | 第27-28页 |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重视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第28页 |
(二) 不断完善教师的个性修养,发挥示范作用 | 第28-29页 |
(三)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 | 第29-30页 |
1.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 第29页 |
2. 讲求教学艺术 | 第29-30页 |
(四) 发扬教育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 第30-31页 |
1. 发扬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 第30页 |
2. 关爱、尊重、信任学生 | 第30-31页 |
(五)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 第31-32页 |
1.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交往 | 第31-32页 |
2.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 第32页 |
(六)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多与学校领导、家长沟通交流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