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巧用网络拓展新闻报道--以南方都市报网眼版为例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1页 |
·入职南都深度 | 第9页 |
·边收获边思考 | 第9-10页 |
·仍待解答的疑问 | 第10-11页 |
2 阐述 | 第11-24页 |
·南都网眼版简介 | 第11-13页 |
·设立网眼 | 第11页 |
·网眼获奖 | 第11-12页 |
·“网眼”遍地开花 | 第12-13页 |
·北京都市报对“7.21”北京暴雨的报道 | 第13-16页 |
·毫无准备的暴雨 | 第13-14页 |
·北京媒体:大范围、全方位多重组合报道 | 第14-16页 |
·南方都市报对“7.21”北京暴雨的报道 | 第16-24页 |
·快速反应,投入报道 | 第16-17页 |
·连续多日,组合报道 | 第17-22页 |
·利用网络,参与报道 | 第22-24页 |
3 探析:如何巧用网络拓展新闻报道? | 第24-32页 |
·寻找新闻线索 | 第24-26页 |
·微博成线索主要来源 | 第24页 |
·五类微博需特别关注 | 第24-25页 |
·论坛、贴吧等也需兼顾 | 第25-26页 |
·判断新闻线索真实性 | 第26-27页 |
·寻找事件当事人 | 第27-29页 |
·如何寻找当事人? | 第27-28页 |
·如何联系政府部门? | 第28-29页 |
·规避潜在风险 | 第29-32页 |
·保存证据及保持证据链完整 | 第29-30页 |
·使用多方独立信源 | 第30-31页 |
·写稿应重点注意措辞与逻辑 | 第31-32页 |
4 延伸:新媒体时代,纸媒记者还要去现场吗? | 第32-35页 |
·去和不去现场的争论 | 第32-33页 |
·去和不去现场的判断原则 | 第33-35页 |
5 结语 | 第35-36页 |
6 作品:《7·21北京暴雨》系列报道 | 第36-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