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评估技术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评估的意义第13-16页
     ·网民规模与互联网应用情况第13页
     ·网络空间出现的信用问题第13-15页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评估的意义第15-16页
   ·个体信用评估标准现状第16-17页
     ·国内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6-17页
     ·国外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7页
     ·网络空间用户的评价体系的现状第17页
   ·论文的说明第17-19页
     ·论文目的第18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8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研究基础第19-31页
   ·相关概念第19页
   ·信用评估的模型介绍第19-25页
     ·Delphi 专家调查法第19-21页
     ·AHP 层次分析法第21-22页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22-25页
   ·个人信用评价相关标准、规定和法律支持第25-26页
     ·网络个人信息获取的法律保障第25页
     ·关于电子公告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第25-26页
     ·关于网络传播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的管制规定第26页
   ·现有网络空间个体信用评价模型分析第26-30页
     ·C2C 信用评价模型介绍及分析第26-27页
     ·微博信用评价模型介绍及分析第27-28页
     ·现有网络用户信用评估模型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指标体系设计第31-43页
   ·网络用户的特点及信用需求第31-33页
     ·国内互联网用户的特点第31-32页
     ·网络用户的信用需求第32-33页
   ·网络个体信用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33-34页
   ·指标体系建立流程第34-35页
   ·网络个体信用评判要素分析第35-41页
     ·分析方法介绍第35页
     ·采用流程分析法识别信用评判要素第35-38页
     ·信用评判要素汇总第38-40页
     ·指标效度评价及指标项确立方法第40-41页
   ·网络用户信用指标体系总体架构第41-42页
     ·指标体系树形结构第41页
     ·指标体系层次架构说明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一种社交网络用户信用评价指标设计及获取第43-62页
   ·微博上的信用问题分析第43-45页
     ·僵尸粉第43-44页
     ·微博网络水军第44-45页
     ·山寨微博第45页
   ·社交网络用户信用评价指标设计第45-47页
     ·总体架构第45-46页
     ·指标体系第46-47页
   ·社交网络用户信用评价指标分析及获取方法第47-56页
     ·身份辨识第47-50页
     ·行为分析第50-54页
     ·信用关联第54-55页
     ·诚信历史第55-56页
   ·指标项的确定及其获取方法第56-61页
     ·指标项的确定第56-57页
     ·量化方法介绍第57-58页
     ·指标计算函数第58-59页
     ·指标获取及计算方法举例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静态评估方法及实例验证第62-74页
   ·评价模型第62-63页
   ·评判等级和隶属函数的确定第63-64页
     ·评判等级及其参数的确定第63页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第63-64页
   ·社交网络用户信用评估实例验证第64-72页
     ·使用 AHP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参数第65-67页
     ·网民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调整性第67-68页
     ·网民信用综合评判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评价动态调整方法第74-87页
   ·网络用户信用评价值组成第74页
   ·信用关联评价值第74-77页
     ·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关系第74-75页
     ·用户关系的密切程度第75-76页
     ·信用关联评价值算法第76-77页
   ·网络失信事件的分类、性质和程度判定第77-79页
     ·网络失信事件的分类第77-78页
     ·网络失信事件的性质与程度判定第78页
     ·失信事件对用户信用影响第78-79页
   ·基于网络失信事件动的用户信用动态调整方法第79-85页
     ·单失信事件用户信用调整算法第79-80页
     ·多失信事件用户信用调整算法第80-82页
     ·黑名单机制第82-85页
   ·与现有的网络信用评价模型比较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七章 结论第87-89页
   ·论文成果第87-88页
   ·进一步的工作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与项目第93-94页
附录一 网络空间用户信用评价指标效度专家调查表第94-97页
附录二 新浪微博用户信用评价三级指标计分规则表第97-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特征的互联网流量分类系统
下一篇:Android平台的内核级Rootkit攻击与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