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绪论 | 第18-24页 |
第一章:乐音之弦对心灵的撩拨——进入唐诗的丝弦乐 | 第24-70页 |
一、 琴诗 | 第24-36页 |
1. 琴传“高山流水”之情韵 | 第24-27页 |
2. 胡风频吹琴归林泉 | 第27-36页 |
二、 琵琶诗 | 第36-53页 |
1. 边塞军旅壮行的别样怀抱 | 第37-41页 |
2. 弦外之音足慰人情 | 第41-49页 |
3. 传人记艺诗成信史 | 第49-53页 |
三、 瑟诗、筝诗、箜篌诗 | 第53-70页 |
1. 琴瑟和谐转新声 | 第54-57页 |
2. 筝筝秦筝鸣唐音 | 第57-63页 |
3. 箜篌弦动与神通 | 第63-70页 |
第二章:鼓吹之声对于精神的振拔、抚慰——进入唐诗的管吹乐 | 第70-97页 |
一、 笛诗 | 第70-81页 |
1. 笛里壮心苦关山 | 第70-75页 |
2. 故国别情寄笛声 | 第75-81页 |
二、 笙诗、胡笳诗 | 第81-88页 |
1. 笙若鸣凤传古韵 | 第81-85页 |
2. 胡笳悲凉惊汉魂 | 第85-88页 |
三、 角诗、筚篥诗 | 第88-97页 |
1. 吹角连营振军情惹乡念 | 第88-90页 |
2. 筚篥悲咽激诗情 | 第90-97页 |
第三章:击打乐之于身心的撞击、震撼——进入唐诗的敲击乐 | 第97-118页 |
一、 鼓诗、羯鼓诗 | 第97-107页 |
1. 鼓声鼓阵动心旌 | 第97-104页 |
2. “八音领袖”乐皇家 | 第104-107页 |
二、 方响诗磐诗 | 第107-118页 |
1. 金声玉振方响宜于寒夜听 | 第107-112页 |
2. “铿铿”“有心”赖诗传 | 第112-118页 |
第四章:唱响唱彻心底的宇宙——进入唐诗的歌唱 | 第118-135页 |
一、 绝句 | 第119-127页 |
1. 唱响词章歌入人心 | 第119-123页 |
2. 七言绝句绝唱千秋 | 第123-127页 |
二、 词、曲、歌、调 | 第127-135页 |
1. 竹枝柳枝惬人意悦人心 | 第127-129页 |
2. 唱升平歌曲衷率由心性 | 第129-135页 |
结语 | 第135-136页 |
注释 | 第13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7页 |
附录一:唐代乐器歌咏诗篇分类统计表※ | 第157-178页 |
附录二:唐代涉乐诗过录统计 | 第178-199页 |
导师简介 | 第199-200页 |
作者简介 | 第200-201页 |
在读期间,与导师合作发表论文两篇 | 第201-202页 |
写在后面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