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提要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数字水印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数字水印模型 | 第21-30页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21-23页 |
·数字水印模型 | 第23-29页 |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 第25-26页 |
·基于通信模型的水印系统基本模型 | 第26-27页 |
·基于带边信息的通信系统水印模型 | 第27-28页 |
·基于复用通信系统的水印模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数字水印的嵌入与检测 | 第30-42页 |
·水印嵌入 | 第30-36页 |
·空域水印 | 第30-34页 |
·变换域水印 | 第34-36页 |
·水印检测 | 第36-40页 |
·有意义水印的检测 | 第36-40页 |
·无意义水印的提取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量化水印的鲁棒性分析 | 第42-52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量化水印的理论模型 | 第43-45页 |
·自相似的格型码构造方法 | 第44-45页 |
·“Construction A”格型码构造方法 | 第45页 |
·QIM 水印的鲁棒性分析 | 第45-50页 |
·QIM 水印的嵌入规则 | 第45-47页 |
·QIM 水印的鲁棒性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主要的研究总结 | 第52页 |
·未来的工作重点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