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地方戏--以二人转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三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东北二人转的环境 | 第12-14页 |
一 东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2页 |
1 地形地貌的因素 | 第12页 |
2 气候条件的因素 | 第12页 |
二 东北省的文化环境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东北二人转的音乐表现形式 | 第14-31页 |
一 二人转的音乐分析 | 第14-23页 |
1 音乐板式的分类 | 第14-16页 |
2 音乐调试的分类 | 第16-19页 |
3 词曲结合关系 | 第19-21页 |
4 衬词、衬腔 | 第21-22页 |
5 二人转音乐的特点 | 第22-23页 |
二 基本演出形式 | 第23-31页 |
1 即兴表现、戏拟化、跳进跳出 | 第23-25页 |
2 “荤”段子 | 第25-26页 |
3 说唱等形式敢于创新 | 第26-28页 |
4 乐器、道具及绝活的运用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东北二人转的起源和发展 | 第31-36页 |
一 二人转的概念和起源 | 第31-32页 |
二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 | 第32-33页 |
三 二人转的发展 | 第33-36页 |
第四章 二人转的审美 | 第36-39页 |
一 二人转独特的艺术形态 | 第36页 |
二 二人转中丑角的美学思想 | 第36-39页 |
第五章 二人转的发展现状 | 第39-43页 |
一 二人转的独特魅力 | 第39页 |
二 二人转的发展处境 | 第39-40页 |
三 二人转的未来展望 | 第40-41页 |
四 田野调查研究与访谈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