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 国内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政策执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一)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本文结构 | 第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第15-22页 |
一、 文化产业 | 第15-18页 |
(一)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第15-17页 |
(二)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联系与区别 | 第17-18页 |
二、 文化产业政策 | 第18-20页 |
(一) 公共政策 | 第18-19页 |
(二) 文化产业政策 | 第19-20页 |
三、 政策的执行 | 第20-22页 |
(一) 政策执行的内涵及其过程 | 第20-21页 |
(二)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相关因素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第22-31页 |
一、 苏州市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成果分析 | 第22-27页 |
(一) 苏州市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逐步完善 | 第22-25页 |
(二) 苏州市执行文化产业政策所取得的成果 | 第25-27页 |
二、 苏州市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一) 落实中央、省文化产业政策所作的地方决议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二) 苏州在中央、省及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苏州市文化产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 | 第31-36页 |
一、 中央、省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缺陷 | 第31-32页 |
(一) 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效力层次低 | 第31-32页 |
(二) 部分政策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 | 第32页 |
(三) 文化产业政出多门,政策协调性差 | 第32页 |
二、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主体对文化产业认同度低、知识结构不合理 | 第32-33页 |
(一) 部分政策执行主体认同度不高,不重视文化产业 | 第32-33页 |
(二) 政策执行主体知识结构差,综合素质不高 | 第33页 |
三、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体制不合理 | 第33-34页 |
(一)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中的“条条”权力集中 | 第33-34页 |
(二)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中的“块块”各自为政 | 第34页 |
四、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和机制不完善 | 第34-36页 |
(一) 苏州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不完善 | 第34-35页 |
(二)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5页 |
(三)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评估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改善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对策 | 第36-43页 |
一、 提升苏州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质量 | 第36-37页 |
(一) 完善苏州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36-37页 |
(二)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 | 第37页 |
二、 提升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主体素质 | 第37-39页 |
(一) 完善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制度,选拔合格的干部 | 第37页 |
(二) 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公务员的素质 | 第37-38页 |
(三) 建立科学考核方法,加强对干部和公务员的绩效考核 | 第38-39页 |
三、 加大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 | 第39-40页 |
(一) 加大财政文化投入,提高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例 | 第39页 |
(二) 建立规范的文化产业报表制度,提供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信息 | 第39-40页 |
四、 调整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体制 | 第40-41页 |
(一) 整合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的职能 | 第40页 |
(二)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协调机制 | 第40-41页 |
五、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评估和监督机制 | 第41-43页 |
(一)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二)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评估机制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