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论文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一) 国内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国内外政策执行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14-15页
  (一) 本文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 本文结构第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第15-22页
 一、 文化产业第15-18页
  (一)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第15-17页
  (二)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联系与区别第17-18页
 二、 文化产业政策第18-20页
  (一) 公共政策第18-19页
  (二) 文化产业政策第19-20页
 三、 政策的执行第20-22页
  (一) 政策执行的内涵及其过程第20-21页
  (二)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相关因素第21-22页
第三章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分析第22-31页
 一、 苏州市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成果分析第22-27页
  (一) 苏州市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逐步完善第22-25页
  (二) 苏州市执行文化产业政策所取得的成果第25-27页
 二、 苏州市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一) 落实中央、省文化产业政策所作的地方决议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二) 苏州在中央、省及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第四章 苏州市文化产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第31-36页
 一、 中央、省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缺陷第31-32页
  (一) 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效力层次低第31-32页
  (二) 部分政策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第32页
  (三) 文化产业政出多门,政策协调性差第32页
 二、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主体对文化产业认同度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第32-33页
  (一) 部分政策执行主体认同度不高,不重视文化产业第32-33页
  (二) 政策执行主体知识结构差,综合素质不高第33页
 三、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体制不合理第33-34页
  (一)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中的“条条”权力集中第33-34页
  (二)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中的“块块”各自为政第34页
 四、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和机制不完善第34-36页
  (一) 苏州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不完善第34-35页
  (二)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5页
  (三) 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评估机制不完善第35-36页
第五章 改善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对策第36-43页
 一、 提升苏州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质量第36-37页
  (一) 完善苏州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第36-37页
  (二)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第37页
 二、 提升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主体素质第37-39页
  (一) 完善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制度,选拔合格的干部第37页
  (二) 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公务员的素质第37-38页
  (三) 建立科学考核方法,加强对干部和公务员的绩效考核第38-39页
 三、 加大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第39-40页
  (一) 加大财政文化投入,提高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例第39页
  (二) 建立规范的文化产业报表制度,提供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信息第39-40页
 四、 调整苏州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体制第40-41页
  (一) 整合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的职能第40页
  (二)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协调机制第40-41页
 五、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评估和监督机制第41-43页
  (一)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第41-42页
  (二)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评估机制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印禁忌对比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对人的现实性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