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钢梁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分类 | 第12-14页 |
·钢梁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2页 |
·钢梁的分类 | 第12-14页 |
·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工程应用及分类 | 第14-15页 |
·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工程应用 | 第14-15页 |
·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分类 | 第15页 |
·薄板稳定计算概述 | 第15-20页 |
·薄板屈曲的特点 | 第16页 |
·计算假定 | 第16-17页 |
·薄板稳定分析的常用方法 | 第17-20页 |
·工字梁腹板的局部稳定研究 | 第20-24页 |
·局部压应力作用下工字梁腹板的弹性屈曲 | 第20-23页 |
·剪应力作用下工字梁腹板的弹性屈曲 | 第23页 |
·弯曲应力作用下工字梁腹板的屈曲 | 第23页 |
·钢梁腹板在组合应力下的相关关系 | 第23-24页 |
·钢板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第2章 局部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板的弹性屈曲分析 | 第28-38页 |
·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单块矩形板的弹性屈曲 | 第31-34页 |
·考虑两侧板块约束作用四边简支矩形板的弹性屈曲 | 第34-36页 |
·考虑两侧板块约束作用后的提高程度 | 第36-37页 |
·本章结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四边简支弹性矩形薄板在局部承压、弯曲与剪切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38-70页 |
·有限元模型和荷载施加方式 | 第39-40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9页 |
·荷载的施加方式 | 第39-40页 |
·局部承压与剪切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40-4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加载宽度系数s_s=0.1的结果 | 第41页 |
·荷载宽度系数对相关关系曲线的影响 | 第41-44页 |
·设计公式的创建 | 第44-46页 |
·局部承压与弯曲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46-5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6页 |
·加载宽度系数s_s=0.1的结果 | 第46-48页 |
·荷载宽度系数对相关关系曲线的影响 | 第48-51页 |
·设计公式的创建 | 第51-53页 |
·弯曲和剪切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53-56页 |
·模型的建立及结果 | 第53-55页 |
·设计公式的创建 | 第55-56页 |
·局部承压、剪切与弯曲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56-68页 |
·研究思路的构建及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在s_s=0.1时的结果 | 第58-62页 |
·设计公式的构建 | 第62-68页 |
·本章结论 | 第68-70页 |
第4章 考虑周边板块影响的四边简支弹性矩形薄板在局部承压、弯曲与剪切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70-92页 |
·有限元模型和荷载施加方式 | 第70-72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70页 |
·荷载的施加方式 | 第70-72页 |
·局部承压与剪切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72-7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72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2-73页 |
·设计公式的创建 | 第73-75页 |
·局部承压与弯曲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75-7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设计公式的创建 | 第77-79页 |
·局部承压、剪切与弯曲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 | 第79-90页 |
·研究思路的构建及模型的建立 | 第79-80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80-84页 |
·设计公式的构建 | 第84-90页 |
·本章结论 | 第90-92页 |
第5章 竖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剪切弹性屈曲 | 第92-112页 |
·能量法的初步分析 | 第92-94页 |
·计算模型介绍和验证 | 第94-95页 |
·纯剪应力作用下双面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弹性稳定性 | 第95-106页 |
·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屈曲性态 | 第95-96页 |
·剪切临界应力与加劲系数的关系曲线τ_(cr)-γ | 第96-100页 |
·加劲肋的门槛刚度 | 第100-105页 |
·未充分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05-106页 |
·修正刚度表达式 | 第106页 |
·单面加劲与交错加劲的比较 | 第106-109页 |
·双面加劲与单面加劲的比较 | 第109-110页 |
·本章结论 | 第110-112页 |
第6章 竖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轴压屈曲 | 第112-134页 |
·计算模型介绍和验证 | 第112-114页 |
·压应力作用下双面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14-125页 |
·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屈曲性态 | 第114-115页 |
·临界压应力与加劲系数的关系曲线σ_(cr)-γ | 第115-119页 |
·加劲肋的门槛刚度 | 第119-124页 |
·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24-125页 |
·压应力作用下单面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25-128页 |
·仅设置一道竖向加劲肋 | 第125-126页 |
·设置两道以上竖向加劲肋 | 第126-128页 |
·单面加劲与交错加劲的比较 | 第128-130页 |
·双面加劲与单面加劲的比较 | 第130-131页 |
·算例 | 第131-132页 |
·本章结论 | 第132-134页 |
第7章 竖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压剪联合作用弹性屈曲 | 第134-148页 |
·计算模型介绍和验证 | 第135-136页 |
·压剪联合作用下双面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36-144页 |
·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屈曲性态 | 第136-138页 |
·加劲肋的门槛刚度 | 第138-142页 |
·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42-144页 |
·压剪联合作用下单面和交错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稳定性 | 第144-146页 |
·本章结论 | 第146-148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8-152页 |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148-150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8页 |
作者简介 | 第158页 |
科研成果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