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概述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自救逃生产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第2章 家庭火灾及应急自救逃生产品调研分析 | 第18-38页 |
| ·家庭火灾相关因素分析 | 第18-23页 |
| ·家庭火灾起火成因 | 第18-20页 |
| ·家庭火灾危害 | 第20-23页 |
| ·火灾自救逃生产品的使用现状 | 第23-24页 |
| ·家庭配备必要性 | 第23页 |
| ·使用现状 | 第23-24页 |
| ·火灾自救逃生产品的分类及功能用途 | 第24-31页 |
| ·火灾自救逃生产品的分类 | 第24-26页 |
| ·功能用途分析 | 第26-31页 |
| ·火灾自救逃生产品的特性趋势 | 第31-37页 |
| ·易用性趋势 | 第31-33页 |
| ·安全性趋势 | 第33-34页 |
| ·通用性趋势 | 第34页 |
| ·耐用性趋势 | 第34-35页 |
| ·美观性趋势 | 第35页 |
| ·便携性趋势 | 第35-37页 |
| ·火灾自救逃生产品存在的设计问题与思考 | 第37-38页 |
| ·未能综合应对复杂情况 | 第37页 |
| ·可开发的设计空白点多 | 第37-38页 |
| 第3章 家庭火灾自救逃生产品设计的影响要素研究 | 第38-50页 |
| ·家庭住宅环境要素分析 | 第38-40页 |
| ·室内环境 | 第38-39页 |
| ·室外环境 | 第39-40页 |
| ·家庭火灾逃生自救心理需求分析 | 第40-43页 |
| ·火灾个体心理状况特点 | 第40-41页 |
| ·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 | 第41-42页 |
| ·逃生心理需求与自救逃生设计 | 第42-43页 |
| ·火灾逃生自救行为分析 | 第43-48页 |
| ·火灾逃生行为反应及疏散行为 | 第43-45页 |
| ·家庭火灾行为与自救逃生设计 | 第45-48页 |
| ·火灾中逃生个体生理需求 | 第48-50页 |
| ·视野清晰 | 第48页 |
| ·呼吸通畅 | 第48-49页 |
| ·头部及面部防护 | 第49页 |
| ·防止火焰烧灼身体 | 第49-50页 |
| 第4章 火灾自救逃生产品融入家庭生活的设计改进研究 | 第50-60页 |
| ·使用功能上的改进 | 第50-53页 |
| ·功能显性 | 第50-51页 |
| ·自救功能复合 | 第51-52页 |
| ·家居功能为载体 | 第52-53页 |
| ·外观形态的改进 | 第53-55页 |
| ·造型 | 第53-54页 |
| ·色彩 | 第54-55页 |
| ·材质运用和结构上的改进 | 第55-58页 |
| ·材料运用 | 第55-56页 |
| ·结构改进 | 第56-58页 |
| ·人机工学尺寸 | 第58-59页 |
| ·与居家环境匹配 | 第58页 |
| ·与人体尺寸匹配 | 第58-59页 |
| ·价格与购买渠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家用火灾自救产品设计实践 | 第60-72页 |
| ·用户对火灾自救逃生产品的需求调研 | 第60-63页 |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 第60页 |
| ·用户需求调研问卷设计 | 第60-63页 |
| ·火灾应急自救逃生包设计实践 | 第63-66页 |
| ·自救逃生产品配置建议 | 第63页 |
| ·火灾自救逃生箱的设计 | 第63-66页 |
| ·火灾自救逃生箱内部产品设计 | 第66-71页 |
| ·防护呼吸头盔的设计 | 第66-68页 |
| ·灭火毯设计 | 第68-69页 |
| ·高楼缓降器设计 | 第69-71页 |
| ·设计评价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附录Ⅰ 家庭火灾逃生人的逃生行为需求调查问卷 | 第73-74页 |
| 附录Ⅱ 家庭火灾逃生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调查问卷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